目前分類:電影 (4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a4ecb7d9.jpg

伊力卡山 Elia Kazan (1909~2003) 作品年表

The People of the Cumberland (1937)
長春樹         A Tree Grows in Brooklyn (1945)
Watchtower Over Tomorrow(1945)
隴上春色       The Sea of Grass (1947)
作法自斃       Boomerang! (1947)
君子協定       Gentleman’s Agreement (1947)
蕩姬血泪       Pinky (1949)
圍殲街頭       Panic in the Streets (1950)
慾望街車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1)
薩巴達傳       Viva Zapata! (1952)
繩上人         Man on a Tightrope (1953)
岸上風雲       On the Waterfront (1954)
天倫夢覺       East of Eden (1955)
娃娃新娘       Baby Doll (1956)
人海沈浮錄     A Face in the Crowd (1957)
狂瀾春醒       Wild River (1960)
天涯何處無芳草 Splendor in the Grass (1961)
美國‧美國     America, America (1963)
我就愛你       The Arrangement (1969)
來訪者           The Visitors (1972)
最後大亨       The Last Tycoon (1976)

延伸閱讀:Elia Kazan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g1.jpg

彼得‧格林納威 Peter Greenaway (1942~)

彼得‧格林納威導演作品年表:

1980    《崩潰》The Falls
1982    《繪圖師的合約》(英國庭園殺人事件)The Draughtsman's Contract
1983    《四個美國音樂家》Four American Composers
1985    《一加二的故事》 A Zed and Tow Noughts
1987    《建築師之腹》The Belly of an Architect
1988    《淹死老公》Drowning by Numbers
1989    《廚師、大盜、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 Her Lover
1989    《賀伯巴爾司握握手》Hubert Bals Handshake(短片)
1991    《魔法師的寶典》Prospero's Books
1992    《羅薩》Rosa(短片)
1993    《魔法聖嬰》The Baby of Macon
1995    《盧米埃和他的兄弟們》Lumiere and Company
1995    《日內瓦,樓梯》Stairs 1 Geneva
1996    《枕邊書》The Pillow Book
1997    《橋》The Bridge
1999    《一個音樂家之死》The Death of a Composer: Rosa, a Horse Drama
1999    《八又二分之一女人》8 2/1 Women
2003    《塔斯魯波的手提箱》The Tulse Luper Suitcases, Part 1: The Moab Story
2003    《十六部歐洲電影大師實驗短片集》Cinema16
2003    《塔斯魯波的手提箱之安特衛普》The Tulse Luper Suitcases, Episode 3:Antwerp
2004    《塔斯魯波的手提箱第二部》The Tulse Luper Suitcases, Part 2: Vaux to the Sea
2004    《歐洲視野- 歐洲淋浴》Visions of Europe(segment "European Showerbath")
2005    《A Life in Suitcases》
2007    《夜巡林布蘭》The Nightwatching
2007    《Peopling the Palaces at Venaria Reale》
2008    《林布蘭的控訴》Rembrandt's J'Accuse
2009    《The Marriage》

延伸閱讀:Peter Greenway

              彼得格林納威 —以電影作畫的畫家導演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rmal_4b43279e2f925.jpg

     爆裂警官(Bad Lieutenant: Port of Call New Orleans)是荷索(Werner Herzog)第一部進軍好萊屋的電影,以往被標記著電影作者,或者說他還比絕大多數電作者有著極特殊且不同的敘事和主題,那個自己就高喊著「我就是我的電影」的韋納‧荷索,在走入美國電影工業體系之後,他的作品會呈現出什麼風貌,真的是令人非常好奇的。之前並沒有看過多少荷索的電影作品,但對於「天譴」裡那不斷深入絕境的人性迷亂,和獨數一幟的狂人主角形象,都是給我非常不同的觀影經驗。 

Bad Lieutenant Port of Call New Orleans movie image WERNER HERZOG.jpg

     爆裂警官片名的"Bad Lieutenant"是取自亦是一位怪咖導演Abel Ferrara92年的同名作品,與其說改編,不如說是將原來的副警長角色做一個全新的、荷索式的詮釋,所以我們看到場景從原來的紐約被拉到了被颶風襲捲過後的紐奧良,以及近乎完全不同的劇情,可能唯一相同的,就是片名還有那個身陷毒品深淵的副警官。當然,這讓原來的導演法拉拉感到不爽,我個人認為原片被拿來利用、炒作本身就讓他非常不悅,那就枉論是否改編得當的問題了,他還特別強調:凱吉叔能接演這個原來是凱托大叔(Harvey Keitel)演的副警官角色,他應該要緊張到閃尿才是(翻得誇張了點,但應該會比較貼切)。所以可以很清楚的是,此部作品,不會是很一般很"主流"的老萊屋電影(即使有看起來很好萊屋的卡司),也不會有原來法拉拉作品的影子,而是部荷索電影。

 

「You think fish have dreams?」

     情節描述一位背痛的副警官,誤食海洛因為止痛藥,而逐漸受毒品控制,甚至他自己也因此沉迷、搖擺於黑白之間,而當他所偵辦的案子直指著他合作的毒梟時,令他產生自我良心的掙扎...。人是依賴的生物,不管是生理上的需求或是心靈上的依靠,都必須以某些東西為支撐或寄託才得以生存。而對於魚來說,最不能少的,就是水,但是這些依賴就變成了某種的限制,要讓水存在,就要有水缸,就是對於魚自由的束縛。難道魚沒有夢嗎? 它們難道不想逃離這種束縛嗎? 如此的質疑,似乎是主角麥唐納的對自身的疑問,也同時也是電影中整個群體的疑問。      

4f7b77c3dc414fa497e8c96985e081de.jpg     也許可以視場地背景為一關鍵,如果卡崔娜颶風所產生的是一個整體社會的心靈精神的缺陷以及生計的危難,而在這整部電影的各個角落,這些因缺少而需填補所產生的依賴關係,就以不同的方式被體現出來。麥唐納因為要抑制背痛,必須以藥物紓解疼痛,同樣身陷毒癮的女角法蘭琪不僅要對抗毒品的依賴,還要依靠男友麥唐納的警察身份,解決應召女郎的問題,另外還有麥唐納的父母親也同樣是酒癮的受害者。而更宏觀一點的來,麥唐納之所以能悠遊在黑白兩道之間貪贓枉法,不就是整個社會對警察制度的依賴關係嗎? 而原本社會所依靠維持秩序的力量,被如麥唐納一般的人所利用時,可以看到路邊男女的無助和錯愕,就揭示了這層依賴性。而開頭麥唐納因為救人的良心而跳入水裡的決定,彷彿就是一個必然合理且註定的開始,此後他就是浸泡在無法逃脫的水世界中,如一條魚一般。

     除了我們可以將紐奧良視為如以往荷索電影的絕境之外,主角的瘋狂也是一個很明顯的記號,而大家總是慶幸這位近期和大時局一樣陷入金融危機的超級英雄,在這部片有了證明自己的機會,毫無疑問地此片裡凱吉叔的表現絕對是他近年電影之最,在內心焦熬還加天人交戰的同時,要誇張地呈現毒癮者的瘋狂,還要邊吸大量的毒品(痱子粉),邊演出荒謬地令人發噱的動作和表情,這可說是全片的亮點之處。而當然也不能忽略荷索的動物戲,突梯到不知要人是哭是笑的蠑螈最是精彩,還有鱷魚、水蛇等動物,這些動物與凱吉的演技相互呼應,成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點。當然也不要忘記,既然身處美國,美國元素的利用更是不可少,配樂的運用引用了很多不同的美國代表性音樂類型,然後當配上搞怪的槍戰或是蠑螈的大頭貼秀時,就是讓人大嘆荷索的幽默感和嘲諷,還是非常的有個人見地的。

badlieu1.jpg

 

 

 

 

 

 

     另外,很有趣的是,片末奔波於金錢危機的麥唐納,威脅了以運動為生的球員(又是一種依賴),最後孤注一擲在美式足球的賭注上,然而就在自行解決了黑道危機之後,雖然對球員威脅失效(因他沒有上場),但最後還是讓麥唐納贏得賭注。那場警局的一連串事後的荒謬好運,讓我想起伍迪愛倫的「愛情決勝點」,也是反向的劇情思考。甚至結尾依舊惡性不改的麥唐納,竟遇到開場救起、已從良的囚犯,首尾的前後呼應,救與被救的角色對換,以及最後兩人在水族館前的呆滯,是對光明未來的預示,或是還是如魚一般的白日夢想像,非常玩味。我覺得荷索在結構和元素上,都玩的相當大膽有趣,雖然不能被一般人所接受(實際上荷索電影從來都不太能讓人輕易接受),但還是部相當有大師風采的電影。

MOV_Pre_BadLieutenant_2187.jpg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は  吉野弘

生命は
自分自身で完結できないように
つくられているらしい
花も
めしべとおしべが揃っているだけでは
不充分で
虫や風が訪れて
めしべとおしべを仲立ちする

生命はすべて
そのなかに欠如を抱き
それを他者から満たしてもらうのだ

世界は多分
他者の総和
しかし
互いに
欠如を満たすなどとは
知りもせず
知らされもせず
ばらまかれている者同士
無関心でいられる間柄
ときに
うとましく思えることさも許されている間柄
そのように
世界がゆるやかに構成されているのは
なぜ?

花が咲いている
すぐ近くまで
虻の姿をした他者が
光りをまとって飛んできている

私も あるとき
誰かのための虻だったろう

あなたも あるとき
私のための風だったかもしれない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台北縣電影藝術節 10/31-11/12 板橋林園二輪戲院

s2390887.jpg px_fDatm089400601.jpg px_fYcmb202356801.jpg px_fhtw5980518102.jpg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去看蔡明亮的臉
電影之外讓我頗氣憤的是
我不論你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如何
喜歡或討厭
但請你不要沒事就拿起手機看、講、玩
如果連這種最基本的對於「藝術」(有許有些人認為不是)
或是喜歡電影的其它人
的基本尊重都沒有
又憑什麼能評斷電影是不是藝術
我並沒有十分了解蔡導對於國內觀眾的批評是在哪方面
但我覺得這種對電影的重視和態度應該也是他強調的重點之一
好了
發洩一下之後進入本片

看完之後我就一直的跟其它人說,看「臉」(其實蔡明亮其它電影也是),必須有一定的先前知識,這種先前知識,除了是對蔡明亮本身風格和應用手法的了解之外,還有許多不同文化元素的了解。而這一部片很重要的一部份是對於此次演出的演員必須要有一定的了解,試問一個完全不了解尚皮耶李奧、芬妮亞當和楚浮之間關係的觀眾,能對這部片有多深的了解,就像李幼鸚鵡鵪鶉所說的,即使是知名的影評人,也不一定能解讀出蔡明亮所欲表達的諸多元素中的意涵(詳見其破報評論),所以要說他曲高和寡,不如說他站立在一個相當高的水平來說故事。當然,蔡明亮的說故事方式是他獨有的,極為難以親近,這就要看個人造化了,有些人解得開,有些人無法,以下就是我自己用粗淺知識來解的作文心得,至於其它更深層的意涵,就交給影評人們更大規模的作文比賽吧!

「臉」是羅浮宮給蔡明亮的指定作業,希望他交一份可供羅浮宮做為電影藝術收藏品的影片,其實也就考驗蔡明亮要把什麼東西收藏進這兩個多小時之中,以這個角度來看,所以我們看到了尚皮耶李奧、芬妮亞當這兩位與蔡明亮最鍾愛的導演楚浮關係最密切的人的出現。而打從出現李奧在雪椅上的個特寫起,我就完全把焦點放在他身上了,這一位50年前還是叛逆的偷牛奶瓶小孩,如今竟然已經如此風霜,那場雪就這樣飄落在他臉上,歲月和整個時代的過去,在他斑駁的臉上展現。在後來小康和李奧(片中名其實是安瑞)的對話中,更是細數了大師導演,羅塞里尼、費里尼、安東尼奧尼、奧森威爾斯、溝口健二等等,還有楚浮,這可以說是藉著李奧的口,將這些大導演們一同送進羅浮宮(這是頗粗淺的說法啦,畢竟這些人不必如此也可被收藏),又可以說,這些導演們(連同與我相伴的楚浮),都已過去,而剩下的,我,還在為他們所建立起的電影藝術而努力,這場戲裡李奧對於小鳥的譬喻和自白,不僅僅是李奧這等傳奇演員的註角,更是蔡明亮為自己的地位做一個表白。

李奧另我印象深刻的另一場戲,則是片末與芬妮亞當在化妝間的長對戲,攤在椅子上的李奧質疑著自己無法飾演國王(因他撞傷了的鼻子),李奧此場只用了表情的表演,就跟芬妮亞當互相對戲,而兩人之於楚浮的深厚關係,更讓這場對戲,充滿著戲裡戲外無限的想像空間。

而芬妮亞當與楚浮的關係更是密切,在戲裡,芬妮飾演著小康所要拍的電影的製片,在中段小康接到她媽媽(陸亦靜)的死訊,就帶出了兩段意義,一是蔡明亮的母親即是在他拍電影的途中過世,二則是楚浮也是在芬妮拍片時過世,這兩種遺憾,讓蔡明亮把芬妮硬是拉回了小康的老家台灣,火葬、祭拜,但芬妮亞當強奪媽媽供品的戲,或許可以說是奇妙的文化衝突(還頗好笑),也可以說是蔡明亮對自我錯誤的坦露和諷刺。而芬妮在此同時,也在小康家找尋到了她愛人的痕跡,一本四百擊海邊結尾的畫格圖本,以及楚浮的圖片集,芬妮說:「原來你也在這裡」,這不只是蔡明亮自己的贖罪,也是芬妮自己贖罪旅程。

老實說我並不知道該如何解釋這部片,PTT版上已有人PO出相當使人感到認同的解釋評論,看得懂也好,看不懂也好,有趣的是寫這些東西同時對電影片段的思考,電影真的就是這麼有趣,有很多很多空間。我想對於蔡明亮而言,有太多東西想放,因為他太懷舊,就像是楊貴媚不停的將東西塞進冰箱裡一樣,羅浮宮收藏也是一樣,也無法收盡一切。另一種思考,那些被喻為是爛掉的過期的老藝術老歌老電影,都應該被一件件好好被收藏起來成為長長久久的藝術品,就如蔡明亮所截取的那些,都放進「臉」裡面,永遠珍藏。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7 千呼萬喚招待B級片迷的奇幻片單(還差泰導)
10/7 更新年度熱門電影、青春紀事
10/5 更新搖滾啟示錄、雨蓓、拉曼專題片單
10/4 更新最新片單
10/3 更新了所有企劃特集的名字


期待度●●●●●
院線*


開幕




眼淚 (Tears) 鄭文堂 台 ●●●● *




狼災記 (Warrior and the Wolf) 田壯壯 中 


閉幕



白色緞帶 (The White Ribbon) Michael Haneke 奧 ●●●●● *




珍愛人生 (Precious) Lee Daniels 美 ●●●●●



特別企劃

看見紫絲帶

卡塔琳的秘密 Katalin Varga

愛從心開始 (Muallaf) 雅絲敏阿莫 Yasmin Ahmad ●●●●●

戀獄天堂 Heaven on Earth

切膚之痛 Can Go Through Skin

海邊的天使 Angel at Sea

雨天的酷斯拉 Rainy Days, the Godzilla...

無人島 Unmanned Island

家好月圓 With or Without You



我們曾經如此自由--速寫東西德統一20年

暗夜微光--照亮重建之路



影迷嘉年華

名家饗宴



韶光在此停駐 (The Time That Remains)  Elia Suleiman 巴勒 ●●●●

甜蜜衝擊 ( Sweet Rush) Andrzej Wajda 波

詭房客 (Nucingen House) Raoul Ruiz 智

璀璨情詩 (Bright Star) Jane Campion 英

峇里生之舞 (Under the Tree) Garin Nugroho 印尼 ●●●

不變的你 (Don't Change Anything) Pedro Costa 葡 ●●●

希臘二部曲:時間灰燼 (The Dust of Time) Theodoros Angelopoulos 希 ●●●●

心靈戰火(Life During Wartime) Todd Solondz 美 ●●●●●

四月之淚 (Tears of April) Aku Louhimies 芬

蒙特婁校園屠殺事件簿 (Polytechnique) Denis Villeneuve 加

紐約我愛你 (New York, I Love You) Natalie Portman,... 美 ●●●

巴黎日和 (35 Shots of Rum) Claire Denis 法

天堂五分鐘 (Five Minutes of Heaven) Oliver Hirschbiegel 英 ●●●●



年度熱門電影

危機倒數 The Hurt Locker ●●●

該死的艾瑪 The Last Days of Emma Blank  (服務員之死導演 可以期待!) ●●●●

警察,形容詞 Police, Adjective ●●●

海灘的那一天 About Elly

保加利亞天空下 Eastern Plays

我在窗外等你 Quiet Chaos (南尼莫瑞提編演,就是在電影院喃喃自語為洛基大叫的那傢伙XD) ●●●●

火焰與檸檬 Flame & Citron ●●●

誰怕女明星 Applause

樂透美國夢 Amreeka

原味人生 Original

親親小不點 La Pivellina ●●●

痛過,所以愛過 Phantom Pain

明天的黎明 Tomorrow at Dawn ●●●

今年不做愛 My Year without Sex

愛妻家 A Good Husband ●●●

東南亞新勢力
青春紀事

小豬撲滿的願望 Treeless Mountain

湖底的小王子 The Fish Child

聽媽媽的話 I Killed My Mother ●●●

囧爸爸 Go Get Some Rosemary

遛鳥家族 The Misfortunates

由紀與妮娜 Yuki & Nina

在愛之中 Halfway  (北川悅吏子+北乃!!!!) ●●●

墨西哥幾點 Lake Tahoe
流浪到世界盡頭

全球華人視野

華人獨立影像
台灣短打



酷電影

性別越界

派翠克一歲半 (Patrik 1,5) Ella Lemhagen 瑞典 ●●●

母子監獄 (Lion's Den) Pablo Trapero 阿根

大開色戒 (Eyes Wide Open) Haim Tabakman 以

性福農莊 (Ander) Roberto Castón 西 ●●●



搖滾啟示錄

燃燒吧!龐克 Burning Down the House: The Story of CBGB

金屬大叔要成名 Anvil! The Story of Anvil

誰在那邊唱 Who Is Singing There ●●●●

搖滾預言 Rock Prophecies ●●●●

明日狂歡派對 All Tomorrow's Parties

歡樂分隊 Joy Division ●●●



我是傳奇

杭特湯普森的叛逆人生 Gonzo: The Life and Work of Dr. Hunter S. Thompson ●●●

派蒂史密斯˙搖滾˙夢 Patti Smith: Dream of Life

草間彌生之我是女王 I Adore Myself

席德與南西的真實故事 Who Killed Nancy?

羅美雪妮黛未完成 Inferno ●●●

米歇爾龔特利小時候 The Thorn in the Heart ●●●●

雙面希區考克 Double Take ●●●●●



經典重現

狂人皮埃洛 (Pierrot Le Fou) Jean-Luc Godard 法 ●●●

紅菱豔 (The Red Shoes)Michael Powell,... 英 ●●●●

逍遙騎士 (Easy Rider) Dennis Hopper 美 ●●●

受害者 (Victim) Basil Dearde 英

悲情城市 (A City of Sadness) 侯孝賢 台 ●●●●●

此情可問天 (Ask My Love from God) 宋存壽 台

焦點影人

獨立製片的先行者:約翰卡薩維蒂
市川準
光影詩人:李屏賓


寶萊塢的莫札特:拉曼

榮耀之役 Once Upon a Time in India●●●

我心深處 Dil Se...(From the Heart) ●●●

寶萊塢記憶拼圖 Ghajini

印度玫瑰 The Rose ●●●●

盧貝塔傳奇 Zubeidaa ●●●

伊莎貝雨蓓

白鬼子 White Material

女人出走 Villa Amalia

鋼琴教師 The Piano Teacher

儀式 La cérémonie ●●●●

我們之間 Coup de foudre

奴奴 Loulou

編織的女孩 The Lacemaker


永遠的文英阿姨

奇幻世界

吸血鬼之夜

蕾絲邊吸你血 Lesbian Vampire Killers (在網路上b片迷已經很紅了)

蝙蝠:血色情慾 Thirst *

吸血鬼少女大戰科學女怪人 Vampire Girl VS. Frankenstein Girl ●●●●

魔幻時刻

魔幻女兒國 Tears for Sale ●●●

魔島迷蹤 Hierro

靈魂冷凍庫 Cold Souls ●●●

鈍獸 DumBeast ●●●● (宮藤官九郎舞台劇改編!!!!!!)

史蒂芬的奇幻旅程 Bunny & the Bull ●●●

限制級禁區

一鏡到底之人體炸彈PVC-1 ●●●●(感覺很威!)

犬齒之家 Dogtooth ●●● (感覺有點像剛上完的社會學題材)

非常母親 Mother ●●●●●(奉俊昊是拍韓國最好看電影的導演!!!!)

極限:殘殺煉獄 Martyrs (竟然跟雄影衝片= =)

超激!A幫生與死 The Life and Death of Porno Gang ●●●● (感覺是我最有興趣的人肉電影類型= 3=)

嗑到荼蘼 Enter the Void (向來不喜歡毒品電影....)


泰瑞吉蘭
短片動畫

金馬獎入圍影片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窒息暴戾(近期最愛!!!)



不灯港



德國09



人骨旅店



不能沒有你(大推!!!今年必看國片!!!)



山中傳奇


情婦與鯨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偶然與巧合(經典!!!!)



冰血暴



東京奏鳴曲(great!!!!)



維也納復仇



黑店狂想曲


恐怖星球(很爽很B很好看!!!)



越戰獵鹿人(華肯大叔的成名作)



金甲部隊(庫柏力克真的很厲害)



絲絨金礦



蘭花賊(考夫曼厲害的劇本!!!)



霸道橫行(QT的一鳴驚人!!!!!)



齊天大聖西遊記之月光寶盒(劉鎮偉是神!!)


齊天大聖西遊記之仙履奇緣(劉鎮偉是神!!)



超時空要愛



魔鬼終結者(不紅主角紅反派的最佳代表!!!)



Leon (超級經典!!!!盆栽牛奶男!!!)


烈火悍將(RDN vs AP)



開羅紫玫瑰(Woody Allen)



四百擊



圖班嫁給我



希臘新娘



愛慕拼圖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錄自放映週報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asp?period=212


專訪影評人、台北電影節前節目策劃-聞天祥老師



您在2002年首度擔任台北電影節的節目策劃,並開始採用「雙城」模式 (巴黎、布拉格),對各個國家的影史樣貌進行論述,五年的耕耘下,奠定了近年電影節的雛型與地位,當初是在什麼機緣下從影評人的身份轉換成策展人?又是如何去挑選、建構城市的主題?

聞:當時原本是紀錄片發展協會先找我去作紀錄片雙年展,但後來當年度的台北電影節由他們得標,我就誤打誤撞在黃建業老師的帶領下入了這行。

城市主題其實一開始是文化局長龍應台所規定的方向,但它有一定的難度,因為要找到一座許多電影所共同勾勒的城市並不容易,第一年的巴黎許多跨時代的好作品,但在布拉格的部份其實就已經偷渡了整個捷克的國族電影,介紹它們黃金年代與1989年「絲絨革命」之後的作品,從此台北電影節大抵都在國家電影的架構下進行新舊對照,並另外加上焦點導演與特殊議題的單元,前幾屆大約有五十部左右的城市主題影片。

2003年的墨爾本也是市政府與之結盟後的指定題目,同年選京都是因為黃建業老師很喜歡那裡的浪漫氣息,所以當年就以強調它們都不是首都,但都是電影文化中心的方式,來包裝這兩座城市。到了2004年,我們開始針對單一國家的電影文化進行挖掘,但還是用兩座城市去強調其內部的異質性,像是巴塞隆納與馬德里、多倫多與蒙特婁,說穿了主要還是以介紹國家電影為主。

每年主題城市單元的挑選,背後其實有市政府的期待、策展人的私心、以及想向觀眾推陳出新的企圖……等多方考量,城市的選擇並不是難題,因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電影傳統與新浪潮,兩者撞擊一定會有火花,而冷門地區的片單有時反而能開發得更完備、更有意思。



以城市主題為定位後,觀眾的接受度與票房效應有何變化?

聞:主題的挑選和票房未必直接相關,而是要看策展人如何去組合、包裝片單,說服觀眾來看你選的影片。

台北電影節有城市、華人、新銳的固定方向,但不代表它的品味該是僵硬的,我自己是看影展長大的觀眾,但我也了解台北電影節本質上帶有市民活動的號召,不可能只為一種品味服務、挑片,它不像國民戲院可以長期針對小眾的影迷去實驗不同主題。身為策展人,在規劃節目時我一定親自看過、篩選每部片,所以我有辦法去解決觀眾對片單的疑義,甚至針對不同影迷的需求推薦不同的電影。

像我以前放過《下妻物語》、《V6向前衝》,當時我還不知道V6是誰,只是單純想看導演Sabu的作品,是直到有人對著海報尖叫後,片名才成了《V6向前衝》(笑),當時冒出上千名可能從來不看影展的歌迷,對我而言這不是譁眾取寵,而是開發不同觀眾的電影教育機會,如果有人因為看了《V6向前衝》而多看了影展的其他影片,那就值得了。所以,策展人如果對自己的片單有自信,他就有辦法去論述、行銷自己的影片,而隨著觀眾需求變得多樣化,片量也會增加,票房就會跟著起來。



您在2005年開辦了國際青年導演競賽,可否談談創辦的動機,以及與背後選片的機制?

聞:當時黃建業老師認為如果台北電影節要再升級,應該針對劇情長片的方向發展,在參考過亞洲其他影展的競賽模式後,我們發現台灣還沒有國際的劇情長片競賽,但我們又無法和釜山等大型影展競爭,去邀到大導演的片子,因此決定要辦一個新導演的國際比賽,並要求必須是在亞洲首度參賽的作品才可以入圍。

除了對外開放報名,我年初也會去鹿特丹、柏林影展,那時就埋頭猛看新導演的作品,從中挑出十幾部還不錯的影片其實不難,當時唯一的難處是預算,但當時討論後我們認為辦競賽就要有競賽的規格,所以還是提供高額獎金、讓所有參賽影片在主場地放映、規定入圍導演必須訪台,並負擔他們的機票與住宿。要觀眾坐滿中山堂去看新導演的片子其實不容易,所以當時是卯足全力去宣傳這一部份。

辦新導演的好處是他們有活力、沒有架子,即使是坐經濟艙也願意來,我們會安排地陪帶他們遊覽台北,也會讓他們觀摩的彼此作品,另一方面,台灣的觀眾都很熱愛導演,雙方互動的反應很好,所以來訪的導演都愛死了台北。

因為新導演不是名牌,一般媒體不會對他們感興趣,會支持他們的就只有觀眾,所以當時我們排除萬難,要求在中山堂舉辦頒獎禮之夜,來賓就是所有的觀眾,後來發現效果奇好,因為觀眾對這些影片是有感情的,他們會歡呼、會有情緒。我一直都很懷念那種同樂的氣氛,以及替觀眾服務、著想的感覺,我們沒有預算去治裝、安排表演活動,所以就是由我和我的國際聯絡擔任主持人及翻譯。

中山堂這個場地有它的限制,因為他的放映規格不盡理想,所以我們前一天晚上都會請導演來試片,藉此和導演溝通放映事宜,將放映調整至最理想的狀態;而因為中山堂是公家單位,使用上有時間的限制,所以我們就把簽名、Q&A提問挪至會場外,反而克服了台灣觀眾害羞不敢舉手發問的問題,讓他們在簽名時有機會和導演互動,形成了一種大排長龍的奇觀。



自從有了國際競賽單元後,觀摩單元也跟著變得更多元,多了「驚人的第一部」、「新潮流」等多國電影的綜合性單元,據說是有補足未符合競賽資格的遺珠、介紹其他新銳的用意?

聞:沒錯,有些片都已經在坎城得了金攝影機獎(編註:最佳新人導演),再拿來比就有些勝之不武(笑);另外競賽也會考量區域平衡,依照國際慣例,地主國都會有一至兩部代表參賽,也會盡量讓各個地區都有影片入圍,而那些被排擠的遺珠、或是已經得大獎的片子,就會放入觀摩單元。

所以台北電影節發展到後來,城市的部份有新舊的對照,華語片有台北電影獎和華人影像精選的對照,而國際影片則有青年導演與觀摩單元的對照,每部份都會有三、四十部左右的份量。



隨著單元的增多,電影節總體片量不斷成長,但主題城市的片量卻是逐年遞減,要如何在有限的範圍,維持住城市觀點與國家電影的論述?

聞:我個人不認為一定要靠片量,才能維持城市主題的清晰,而是要看策展人如何去建構片單,這就是所謂的「策展邏輯」,比方說做加拿大那一年,我們就在討論要做哪個導演,伊格言(Atom Egoyan)金馬做過了,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很多片是在美國拍的,代表性不夠,後來就決定做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一方面他的作品有份量、夠好看,一方面台灣觀眾對他還不熟悉,而後來觀眾對他的反應還不錯,票房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其實當時也只選了他四部片,如果擺在金馬這種大拜拜式的影展,就會被其他電影掩蓋,但擺在城市為特色的台北電影節,他就會被突顯,所以端看策展人如何去論述、建構他的片單,讓觀眾看到一個主題城市的新視野。



可否談談您當時的選片來源?是自己一個人在參加國際影展的過程中累積片單?還是會透過國內外影展界友人的推薦、串聯?

聞:當時每年一、二月,我都會在歐洲密集看片,而影展辦久了,和國際的代理商自然也會熟,這時影展是否建立出特色就很重要,如果國外代理商了解這個影展的走向,和他們接觸時,他們還會推薦其他影片、寄DVD給我們看,選擇相對就變得很多,像有一年入圍競賽的《愛上冰山的女人》,就是法國MK2主動推薦的影片。



國內片商在影展中又是如何運作?您自己如何保持和片商間的分際?又用什麼標準看待片商已引進的電影?

聞:片商和影展的合作是隱形,但它非常密切,這之間沒有一定的對錯,比方說坎城的競賽片幾乎之後都會上院線。我自己是比較貪心的觀眾,看影展時會把之後的院線片略去不看,所以策展時也會傾向在有限的片量內,盡量選擇不容易看到的作品,尤其是在國際青年導演競賽的部份,完全不會有片商購入的電影。

我也不排斥片商片,但它必須符合城市、華人、新銳這三個主題走向,才會被選進來,否則就算給我大師的作品,我也不知道要擺到哪個單元。像主題城市是加拿大的那年,開幕片《愛瘋狂》就是片商片,其實我在多倫多影展後就訂了這部片,並且邀請了導演過來,後來進一步接洽時才知道國內片商已經購入,當時曾一度考慮要不要作為開幕,但考慮到影人來訪,它又是當年度我認為最好看的加拿大片,所以仍是維持原案。

這也是為什麼台北電影節和金馬獎處於一個微妙的關係,其實影展圈內的策展人都是好朋友,出國選片時也會互相推薦,比方說大師的作品可能放不進電影節的單元,我就會介紹給金馬影展,而金馬那邊看到某位新導演的作品,也會推薦給我們。



似乎也有不少影片是參展後,才被國內片商引進?

聞:沒錯,其實我比較傾向如此,每年辦影展我們都會給片商一張免費的觀影證,把作品介紹給他們,俄羅斯主題那年我也曾經推薦福斯購入閉幕片《決戰夜》,因為它是俄國當代電影的突變之作,所以我會試著去說服福斯相信我的選擇。

面對片商片我有自己一定的原則,但這並不是去歧視、或抵制片商,而是影片必須師出有名、有一定的理由,才能被選入。



2008年開始,台北電影獎進行了不小的改制,將百萬首獎限縮在劇情長片,並取消最佳實驗類影片,可否談談您當初對電影獎的規劃,以及對近年變革的看法?

聞:我在辦台北電影獎的頭兩年其實並不愉快,因為委員會曾一度將電影獎限定於「非商業獨立製片」,連公視出資拍攝的影片都不能報名,但這個定義其實很有問題,台灣哪部電影不是獨立製片?所以在2004年,我們就提出開放所有台灣的影像創作,都可以納入電影獎的範圍,這和獎勵跨華語地區作品的金馬獎剛好形成區隔,一方面我們將範圍限定在台灣,一方面也開放數位類的作品,而對外國的策展人而言,這很有吸引力,只要來台北電影節一趟,就等於可以看到整年度所有的台灣電影,拉起了台灣與國際的橋樑。而同一年,我們為了補足電影獎的質量,也另外規劃了全球華人影像精選,讓這一塊單元成為「城市」之外的電影節特色。

至於近年的變動,其實我贊成將劇情長片獨立出來,與劇情短片分類競賽。(編按:截至2007年為止,台北電影節劇情類的長、短片是一起競賽,'06、'07年的最佳劇情片《海巡尖兵》、《風中的秘密》均為短片。)

但我個人認為取消百萬首獎不分類競賽有些可惜,因為這是過去台北電影獎的特色,台灣電影工業並不蓬勃,當時電影獎的精神不旨在推廣工業,而在於鼓勵原創、獨立性,所以我認為特別獎的部份可以靈活、開放些,由評審視當屆狀況決定獎勵的對象。

實驗類的存廢討論了許多年,因為報名實驗類的作品,往往可能是不好看的劇情或動畫片,素質未必那麼高;但取消也有點可惜,我是覺得可以視當年狀況列為從缺,因為搞不好哪年出現一個很厲害的實驗片也不一定。

不過我認為影展的規劃,仍應尊重主辦者自我表述的空間,好比說我過去開辦華人影像精選時,也有人反對說不會有觀眾,但我不相信在台北市找不到四百個關心華語電影的人,因此策展人的作為只要有他的理由,都是可供大家公評的。



台北市長期缺乏影展的專屬放映空間,電影文化中心又遲遲沒有著落,以致於必須使中山堂等用非專業的放映場地,您自己當初是如何在放映品質這環把關?

聞:中山堂有它先天上的限制,比方說它容易漏光,又因為它是古蹟,裡面不能釘一根釘子,而我從承辦後的第二年開始裝杜比音響,就要想辦法去克服相關的問題,雖然觀眾不一定聽得出來,但我覺得還是得做。

我認為中山堂只能從現有的條件改進,要變成像坎城的盧米埃廳有一定的困難,但它還是有它的優勢,比方說它容納量大、夠漂亮,前面又有廣場可供觀眾等候,或安排活動讓影人與觀眾互動,來參展的導演都覺得這是一個很特別、氣派的場地。不過我們自己知道它的放映品質並不理想,首先它放映機的位置是固定、不能更動的,而影展前放映師也要預留時間更換鏡頭;我們把關的作法是在前一天就測試隔天所有要放映的影片,調整出一個不會穿梆的位置,另外也會請導演到試片現場,和他們一起將投影、聲音調整到最適切的狀態。我們曾經為此調到沒天沒夜,好比《一年之初》就調了三天,到放映前兩個小時還在調,過程非常驚險,但只要事先讓導演瞭解現場狀況,其實大家就可以彼此體諒。

放映團隊的部份呢?租用商業戲院時也是用他們的放映師嗎?

沒錯,戲院有專用的設備與既定的人員編配,不會讓外人使用;而像中山堂、城市舞台這種高難度的場地,就必須仰賴有經驗的放映師傅,因為那裡調度設備的空間不大,又不能移動放映機的位置,而放映鏡頭又要夠多,老師傅隨機應變、解決現場問題的能力比較強,現在很多年輕師傅都只會操作電動設備,但有些老舊拷貝的質地脆弱,用新機器放很容易斷片,有經驗的師傅就是有辦法做出調整,讓它能順利播放。



您在'06年曾寫過ㄧ篇名為「台北電影節會再見,還是不再見?」的文章,當中指出電影節票房不斷創新高,但預算卻逐年減少,且因採購法規定每年必須重新招標,造成人事更迭、行政中斷,是否就是因為這些因素,讓您不再承辦台北電影節?

聞:我認為要求一定的預算並不過分,因為我們每年辦下來,片量成長到一百六十多部,又多了競賽單元,規格整個放大,但預算卻幾乎是逐年萎縮,過程非常吃力,我們做到後來甚至沒有任何盈餘可以給電影節主席,但主席侯孝賢導演仍然很支持我們。

我覺得電影節增加的票房應該回饋到預算上,因為台北電影節與綜合多國觀摩單元的金馬影展相較,更有潛力發展成有競賽的特色式影展,我認為它在06年被國外《銀幕雜誌》(Screen Daliy)選為亞洲少數入選的全球頂尖影展之一,是因為它所建立的特色,而不是它的觀眾或票房相較於其他影展有多突出的表現,台北電影節其實應該有條件繼續壯大,而不是做成類似國民戲院的小眾、精緻影展。

由於預算等因素,當時真的做到有些無力,常常一個人要當好幾人用,對工作人員其實是種剝削,而每年重新投標,被諮詢委員退稿、要求修正,也真的是不勝其煩,這也是為什麼我自己不接任任何電影節的諮詢委員,因為我認為應該先尊重策展人心中構想的藍圖,再從成果提出檢討或建議,而不是一開始就干涉電影節的規劃。



您當初在電影節合作的工作人員,目前還有待在台北電影節或其他影展的單位嗎?您自己未來除了撰寫影評、教學之外,是否會接觸其他策展的業務?

聞:當初的電影節能辦下去,完全是靠背後這群工作人員,大家感情都很深厚,也會互相cover彼此的業務,很難找到這麼一群理念相近、親密的夥伴,所以不再接手台北電影節後,他們好像也沒有在影展圈活動了。

不過今年侯孝賢找我加入金馬影展的團隊,目前的職稱是祕書長,而這些夥伴應該也會重新回到影展的行列。

這次會重拾策展的工作,主要是因為侯孝賢,和他在台北電影節合作的四年間,讓我相信他給我的願景和藍圖是值得一試的,基本上今年我們可以全權重新策劃金馬影展,目前還在構思它可以有哪些每年都有的固定單元、以及針對該年度國際影壇現象提出觀察的特定專題,另外我們也希望金馬影展能和金馬獎在主題、內容上能有一些互動,而不是想看明星的觀眾就只看金馬獎,關心國際電影的影迷只看影展,另外,也會想藉金馬影展進行相關的電影教育,這些都是金馬影展好玩、可以再突破的地方。



近年來有影評人在網路上發起「呵護台北電影節」的活動,批判現下的台北電影節,您自己如何看待這件事?

聞:影評人Ryan絕對是熱愛影展的人,所以才會鉅細靡遺地檢查片單,甚至可以說是替電影節診療策展方向,某種程度上他是極度專業的觀眾;可是另一方面,因為我自己有策展的經驗,所以知道策展不可能盡如人意,因此我會說策展人必須要有一套策展邏輯,藉由片單的脈絡讓大家能暸解選片的原由,當片單完成後,策展人本來就要為這個片單負責,這中間是可受公評的。

這兩方間對我而言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我自己比較站在外圍去看待這件事,一方面我會同情策展人現實的困難,一方面也會覺得策展時還是該有某些堅持。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持續速寫

我向來都是不看鬼片的,除了討厭被嚇的感覺之外(就是膽小嘛= =),還認為鬼片基本上沒什麼可探究的東西(你是能探究出什麼東西= =),所以看鬼店,對大多數已經看慣近年來鬼驚悚片的人來說,是沒有什麼特別令人驚駭的地方,但是看完之後那幾個場面不斷地在腦海裡重復,這就是所為出色的「影像設計」的威力嗎?

影片前段以數個時間點做為分段,片頭即是初次造訪,第二段是正式深入這個封閉世界的,到了第三段則換成了Doc的玩具車的移動,第四段又再以Doc的移動為開頭,第五段是冰雪和通訊系統的封閉,Doc也進一步看見了駭人的預言。第六段Doc進入了濱臨瘋狂的Jack房間,最後一段,Doc在地毯的小格中玩玩具車。這樣來看可以發現,不斷的鏡頭移動,從全景的鳥瞰深入到最後只能在小小的空間行動,這一形式呈現了這一家人處境,也隱喻了他們的心靈狀態,這樣一個封閉環境所造成的心靈變質和人類自我恐懼,是作者Stephen King一直以來所描述的重點。而這樣一個清楚的時間和情境的推演,到了進入恐懼核心的237房之後完全解放,時間結構和Jack穩定的心靈都隨之崩解,剩下的只是無盡的瘋狂、追殺和逃亡,直到身陷萬劫不復的冰雪迷宮而止。




前幾部庫導的作品都可以看到出色的影音配合,諷刺的「奇愛博士」、磅礡與優雅的「2001:太空漫遊」到奇情詭譎的「發條橘子」,鬼店的音樂和音效則完整了整部電影的氣氛。除了與過往相同的反差的片尾曲之外,前面所提的每個段落的開頭與結尾,都伴隨著雜亂難耐的音效,包含Doc小車移動的不安定的車輪聲,和不斷出現的可以說是主題音效的聲音,都以聲音刺激我們感官。




最後,庫導的視覺設計真的十分的驚人,我們似乎都可以在他的每部電影,從中截取超過數十張的名場景畫面,此片亦不例外,湧出的血海,藍洋裝小女孩,如同「飛越杜鵑窩」一般的呆滯神情,門縫的狂妄表情,凍死冰雪的Jack等等,每一個都是極為難忘的畫面,這部電影沒有特殊的鬼怪和為驚嚇而驚嚇的安排,而是緩慢地用運鏡、畫面、音效堆砌出全然恐懼的氣氛。人心恐懼而恐懼,最可怕的不是真實出現的嚇人的物體,而是我們心裡建立的恐懼才是最可怕的。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鑑於之前因為一篇都要打1.2小時,所以希望速寫可以促使多發幾篇)

今天廣電系畢業影展放映了楚浮的「日以作夜」,雖然不是今天去看,但是前一陣子在清大夜貓子看的直到今天印象仍相當清楚(也許吧XD)。

這一部「電影中的電影」,以電影來呈現電影的拍製過程,連楚浮自己都直接擔綱戲中的導演,也讓電影中許多導演自身的經驗都成為我們對楚浮的想像。最有趣的即是穿插在各個段落裡的夢境,片段片段的拼湊,最後要表現是一對電影無盡的熱情,為自己所熱愛的電影(大國民),用盡力取得海報,即是對戲中電影拍製過成的呼應。所以最終女主角不惜以自己身體換取男配角的留下,電影不只是制式化工業的出產,楚浮將之中每一個人在製作過程的情感和焦慮表現出來,我終究沒有看到電影成品呈現,然而那中間的辛苦的過程,更是令人感動。

寒假期間看了希區考克的傳記,也更清楚了解到電影之後複雜的過程和人際的交錯,也許,所謂的「作者論」只是一個研究者對成品展現和作者的主觀連結,即使是掌握了電影主要核心的導演,也無法完全領導或代表電影。

片名日以作夜是在白天拍攝時,以增加濾鏡來表現黃昏與黑夜的場景,對觀眾而言我們最終也是看到了「虛幻」的黑夜,而戲中的演員,在他們的戲裡又再進行表演,現實與表演、真實與虛幻,也是相當有趣。最後,這是我看楚浮的第一部電影,就如同聞老師所說的,楚浮電影真的帶有種非常特殊的味道,讓人深深著迷。可惜之前並沒有好好把握新浪潮影展的機會多看楚浮的電影,希望之後能有機會。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社迎新茶會 Welcoming Party

3/11(三) 西恩·潘Sean Penn, 《阿拉斯加之死》 Into the Wild, 2007, 148 min


中國獨立電影 Chinese Independent Film

3/18(三) 李玉 Li Yu, 《蘋果》Pingguo, 2007, 112 min
3/25(三) 婁燁 Lou Ye,《頤和園》Summer Palace, 2006, 140 min
4/1(三) 賈樟柯 Jia Zhangke,《三峽好人》Still Life, 2006, 108 min
4/8(三) 姜文Jiang Wen,《太陽照常升起》 The Sun Also Rises, 2007, 116 min


關於搖滾樂 All About Rock

4/29(三)阿基郭力斯馬基 Aki Kaurismäki, 《列寧格勒牛仔去美國》Leningrad Cowboys Go America, 1989, 78 min
5/6(三)德瑞克賈曼 Derek Jarman,《慶典》Jubilee, 1977, 103 min.
5/13(三)陶德‧海恩斯 Todd Haynes 《巴布狄倫的七段航程》I'm not there, 2007, 135 min


荷索 Herzog

5/20(三)韋納荷索 Werner Herzog, 《史楚錫流浪記》 Stroszek, 1974, 115 min
5/27(三)韋納荷索 Werner Herzog, 《賈斯伯荷西之謎》The Enigma of Kaspar Hauser, 1974, 110 min


竟然有阿拉斯加之死耶~~

想看三峽好人、慶典還有荷索

片單還蠻不錯的
不過希望有時間可以看得到= =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法國睽違21年重返坎城金棕櫚!!! 


如果教育真的只是知識的傳授,那麼一切都不會如此的複雜。 

        就如同聞老師所說的,這是一個十分通俗的題材,但是羅宏康特真的很會說故事。將法國長久以來的複雜紛亂的族群移民問題,巧妙
的置入小小的班級之中,每一個段落之中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辯論,都反覆地闡述真實社會的各種觀點,大至種族與國家認同
,小至家庭或個人情感、偏見,而且這些真實想法竟然還是由這群小孩子所說出的,也格外令人感到驚訝。 

        也許我們可以輕易地將故事的發展結果歸咎於青少年時期的反叛性格,這似乎是一個可以簡單寫成呈報上級報告的方式,但是在過程
之中卻可以發現許許多多促成錯誤結果的因素。如果教育的核心的真的是學生的話,是誰能決定學生究竟該學什麼? 也許老師也不會了解
他們所教導的題材目的是什麼? 從來沒有人在有關學生或教育議題上真正地顧慮到學生真正的看法(有些看似開放的參與的參與,也不過就
是一種形式,雖然台灣連形式都做不到),學生在一套普遍均質的制式要求下,「學習」。而直到最終,所有的問題被最簡化的老師與學生
的階級差別所解決,因為問題從來就不是在老師的語氣和指導方式,因為問題從來都不是老師球員兼裁判,因為學生問題其實根本比不上
老師的咖啡機問題,不是嗎?。在每一段的課堂辯論中,都可以看出老師與學生針對不同議題的爭論,但是本質卻還是相同的老師與學生的
問題關係,導演表現這些教室段落時,總是以極為貼近的特寫來處理,令人感到窒息。 

        很有趣的是,故事並沒有在被退學的同學和其母親憤怒離開時結束,而是繼續描寫老師與學生在學期最後一堂的的心得分享,也帶出來
柏拉圖「理想國」中蘇格拉底的質疑「我們真的學到了什麼?」。除去了教室中的壞事份子後,教室的氣氛變得十分輕鬆,學生與老師之間
的問題似乎也因此解決,然而就在老師驚訝於學生的自行閱讀和毫無所學的茫然時,才發現,其實問題根本沒有解決。那輕鬆的氣氛中,有
著強烈的諷刺感。 

        而延續到最後,校長、老師和學生一起比賽足球,沒有了教室令人窒息的壓迫,規矩形式的座位被打破,老師與學生的階級對立不再存
在。最後這一段,真的是這所學校和班級所獲的美好結局嗎? 還是只是一個理想國度的美好想像? 十分諷刺。

  

看完絕對無法相信那些小孩不是演員!!!!!!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易馬盧 <�童年再見>






侯麥 <�夏天的故事>





賈克希維特 <�美麗壞女人>



鑑於今年初一直到年底將屆法國新浪潮五十週年紀念,國家電影資料館籌畫了「法國新浪潮五十週年紀念影展」,找出一些館內塵封一段時間的電影拷貝(全部都是用底片放映),以饗電影影迷。片單、場次表、預約辦法、贈獎活動等詳情,請參閱電影資料館部落格:電資館部落格

破報最近一直在回顧去年的各種大事,電影回顧李幼鸚鵡鵪鶉也有一片影展回顧,這才知道去年幾乎沒有參到一腳(有啦...一部女性影展= 0=),所以啊,在其他影展之前,就來看看年後第一個的新浪潮回顧影展吧!!!!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喜愛的電影類型真的非常明確,自從看了「Burn After Reading」之後,就覺得黑色幽默類型電影非常對我的「胃口」,但是最近台製的「停車」感覺沒有達到預期的黑色幽默感。而在不久之前(很久之前了XD),那時候要看去「惡魔教室」,但卻發現真善美沒上映,但是卻也意外又看了一部超級「入味」的電影。

之所以把上面兩個詞標出來就是因為這部片主題就是食物,老實說一開始我在翻金馬影展手冊時看到這部片名,心想又是一部片商自以為幽默的荼毒觀眾和電影,因此一點興趣都沒有(最後是去年一部都沒看XD),但是,看過之後才發現它簡單地而且切中地表現了電影主題。而葡語的原始片名「Estômago」其實就是胃的意思。

一直以來,許多電影和故事強調了在人與人最親密接觸的性愛關係,而衍生出了激情與慘烈的各種故事情節。但是,「食色性也」,與性愛(此為刻意延伸)被稱之為人性本質的即是食,而事實上性愛具有的親密性其實並不會較食物對人體的親密性和入侵性來的強烈,只是如此的慾望在頻繁的進食節奏下被忽視,而在蔡明亮的系列作品中可以明顯地看見兩者之間本質上的相同關係。在這部電影中,「性之慾」和「食之慾」藉由人物給予明顯的對立與強化,Nonato與Íria分別代表了性慾與食慾的偏執需求者,也分別是食慾和性慾滿足者。而我們可輕易的看出,表現這兩者的關係,導演用極為煽情的畫面來做呈現(殊不知Íria 吃著炸雞肉丸的「那一種」表情代表著什麼意義...),甚至連做愛場面都還搭配 Íria荒謬的啃食。導演十分有企圖地不只是想挑逗觀眾的性慾,還不斷地撥弄觀眾的「食指」呢!



電影敘述在餐廳學習與牢獄監禁之間並行,將原本的線性故事切割成兩段斷裂的時空,雖然沒有像是「Memento」般的回溯和重組,但是兩段無來由的情節共同前進,讓人在影片之初就想要理出個前因後果,而隨著兩段劇情的推演,可以清楚看見導演的再轉換過程中還保持著兩段之間的連續性,在劇情、對白、運鏡或是具有共同象徵意義的事物,精彩的劇情組織實在令人驚豔。

而在兩段情節之中,就如前所述,充滿了相當豐富的共同象徵意涵。事實上,牢獄和餐廳的基礎權力結構,就是兩段之間最強烈的對比共同點,這點在劇情的陳述也有表現出來。在餐廳裡的管理制度中,是以老闆Giovanni為廚房的權力核心,而在監獄當中,Bujiú為首的「上下床鋪制度」則是裡面的權力集中。一裡一外,一正一邪,但是兩者的詭異的權力制度卻是幾乎完全相同的,而Nonato能在這兩個相似的權力結構下,能佔用一定地位的就是他的廚藝。唉呀!曾幾何時,廚藝,能成為一種費洛蒙;曾幾何時,廚藝,能成為跨足演藝、廣告圈的踏板(型男X主廚!!!!) ;曾幾何時,廚藝,是走向權力核心的手段。Nonato也在這樣走入中心的過程中,進而開始產生了自我慾望滿足的渴望。

而這部片除了劇本的完整,在最後揭露一個可以算是慘案的故事之外,令我之所以愛上這部片的還是搭配十分完美的黑色幽默說故事法,在自己閱讀的黑色幽默電影和小說中,發現黑色幽默之所以能成立的關鍵要素,就在於角色本身的強烈「偏執」(可參考我即刻毀滅的心得),而在這部片中,角色人物的異常偏執都表現在對食物的渴望上,像是Íria 誇張至極的食慾,Giovanni對食物的完美苛求,還有監獄裡的眾兄弟們,在沒有肉體的滿足,而轉而向另一種「肉體上」的滿足,而每一個人吃飯的表情,都和卡通小當家的背後發光還大喊「太好吃了」(或是「美味」兩個大字...)一樣可笑。而這些偏執的人都成為Nonato擺弄的傀儡,成為Nonato滿足他自我權力和性慾的偏執。另外,電影的配樂更為黑色幽默的氣氛加分,這部來自巴西的電影,當然加上了不少濃厚森巴舞曲的音樂,然而配上這荒謬的劇情和可笑的人物,那種反差和對比,讓人無法不為他鼓掌大笑。

當然,想遠一點,我們在一部部電影中,知曉了人們性慾交纏下的諸多駭人結局,然而就如我一開始提到的,食慾的本質性其實也是類似的,而且他的影響直接性和入傾性都是更為強烈的,但是我們早已忽視了這之中的食物可怕,而其實任何人可以變成Nonato,就像是日前大肆影響的毒奶粉事件。也許「刑男大主廚」雖然沒有教我們怎麼做菜 (如果你認為煎螞蟻不算的話...),但是它也給我們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是美味?還是利刃?)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王家衛自02年「2046」之後的首部劇情長片,也是他個人的第一部英語電影


我先前並沒有接觸過任何王家衛的作品,「2046」、「花樣年華」甚至是更早的「春光乍洩」、「重慶森林」,一直都是只聞其聲不見其真面目,以純粹第一次的觀影經驗來說,這部是令我非常享受的。

電影跟隨著女主角Elizabeth,在各個場景中轉換,最令我注目的就是色彩燈光的跳動,從小咖啡廳而起,昏暗不定的亮光,男女主角的視角總出現在多顏色的霓紅燈背景,而在Elizabeth開啟了旅程後,不同身分的調換和場景燈光之間的有許多互動。絢爛轉燈的酒吧,明亮乾淨的餐廳,或是到後來的賭場,色彩和燈光令人炫目的表現,不只是在視覺上成為焦點,似乎也成為女主角經驗踏尋的陪伴者。

另一個在片頭即攫取了觀眾焦點的,就是其配樂。以爵士和藍調為主的曲風,事實上也是飾演女主角的Norah Jones的演唱風格,並且在畫面上,除了場景色彩十足表現了深夜酒吧的音樂煙酒氛圍之外,搭配著配樂和歌曲的是刻意緩慢或光影晃動的畫面,緩慢如同畫格播放的節奏和以火車掠閃或失焦霓虹晃的光線晃動,成為影片中畫面和音樂的最佳互動,是最令人印象深刻且陶醉的。

而Norah Jones參與她的第一部電影,似乎近似於王菲之於「重慶森林」(許多人認為此片即是重慶森林的美國版),而單就影片來說,Elizabeth的單純性格,就是建立在Norah Jones在音樂領域的表現所給予的單面相的單純印象,如此就使人在對於Elizabeth有種除了因為視角觀點之外,真假角色所給予較靠近觀眾想像的感覺。另外,絕對不得不提到配角的突出的表演,不論是David Strathairn在酒醉和清醒之間的掙扎,Rachel Weisz爆裂和懺悔而後堅定的風情,或是Natalie Portman豪爽灑脫的謊言和偽裝,相較於主線角色的鋪陳不多且表現不深,配角的能量就顯得更為明顯。

最後,我原本預計是一部純粹的愛情電影,雖然它仍舊是,但是,在中段的自我追尋和人物段落的故事,雖令人著迷但卻有些落差。不過,那些美麗字句和色彩音樂所渲染而成的氛圍,無論如何,我還是非常享受的。




配角和斑斕繽紛色彩的氣氛令人著迷啊!!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張張誇張扭曲的臉龐,慌張、驚恐、算計、隱瞞,我們笑著看著這一張張的臉時,卻沒有意識到人生竟也是如此誇張搞笑。



有沒有人和Chad 一樣,那樣一付無所謂的玩樂態度,隨興的跳著舞唱著歌,即使是走進莊嚴肅穆的大使館,也絲毫不改其性。看著他拿著光碟的那臉表情,他有什麼企圖?有什麼妄想? 他只是當做是一件他人生的闖關關卡,他只是一個享受著在追尋刺激的玩樂主義者。只是無比樂天的他一定不會想到這遊戲就像是存檔前當機一樣白爛的整死了他,多麼適合他的ENDING啊!!!!
 



又有沒有人像Osbourne一樣,一種自命不凡的自我主義,但卻從來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心理。自以為的揭發和書寫成為一個可笑的源頭,而且完全無理地向前衝刺,順暢地像他的Fuck一樣順口,到最後也只是成為活在自我世界、穿著睡衣的可憐蟲,用一把斧頭捍衛著他的理想世界,同樣直率的砍爆「他的敵人的」腦袋,可憐地令人覺得可笑。




又有沒有人像Linda一樣,如同小女孩幻想的美麗世界,整型瘦身是她的目標,網路釣凱子是她的夢想。有錢、有閒、有sex、有美妙身段,她根本就是一個陷入物質毒藥的成癮者,無法逃脫,自己也從不掙扎。如果Chad之於光碟、Osbourne之於斧頭,那麼對應Linda的就是那個製作出來的假陰莖,她們慾望和追求,如同她四處奔波所為了的,物質實際但卻實質空洞虛幻。




又或者有人像Harry一樣,體面、瀟灑、帥氣、幽默,保持著一個自我優越的姿態,體現一個完美形象的外在,西裝是高雅的外表包裝紙,槍是手握力量的虛假象徵。當一件件衣服、一層層面具揭開時,那些完美的特質一切都毫無具體,只剩下那點低級趣味的幽默,而那把槍,就正是他虛有其表的最佳表現,他扣扳機的能力只比他的黃色笑話好一點,他根本就無法承擔起擁有槍的一切,最後,只留下那一張永遠驚懼的可笑臉孔。




還有像Katie的這種人,證據的查找是她的衝出封鎖線的唯一道路,偵查和調查成為與她為伴的生活詞句,為了什麼?為了放一只放逐自己的離婚協議書,為了一只為自己幸福而限定,又為了自己幸福而放逐的契約,最後,隱形在虛偽話語之後有著如影隨形的行動跟監,她想掌握一切,但卻從來沒有掌握自己。




所以我們究竟看的是什麼? 是一部電影? (一部花大錢請演員耍白癡的片) 還是一部偽裝成小丑演戲的人生諷刺劇?如果是如此的話?如果真的是如此的話,如果他們真的要我們笑,那就盡情的笑吧,因為真正的人生就是這麼的可笑的啊!!!



笑吧人生!!!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海報和電影畫面一樣美麗)



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Falling Slowly


        這部電影是在奧斯卡的奪下最佳電影歌曲的愛爾蘭電影,老實說沒有在大銀幕上看這部片真的有點可惜,因為影片中美麗的畫面和完美音樂的結合,絕對是要在大銀幕上才能深刻感受到的。不過,即使在小銀幕少了那種氣氛的感染,其音樂和劇情仍舊動人。

        故事的發展是極為簡單的,男女主角在街頭表演相遇,兩個人藉由音樂慢慢拉近了距離。這是一部相當純粹的愛情電影,男女主角因為在戀愛上的困境而回到(移民)到都柏林,而兩人的孤獨和缺憾,藉著兩個人音樂的互動,不論男主角高亢深情和女主角溫柔聲音的合音,或是詞曲間的互相填補,音樂上結合,正填補了兩人在心靈上的創傷,兩人的情感,就在女主角以捷克語說出「我愛的是你」的那時,最為濃厚。然而另一方面,這又不是一部純粹的愛情電影,男女主角對於對方的情感,建立於音樂和傷口的的融合和撫慰,當男主角下定決心追尋舊愛的同時,也同時激勵了女主角,存在兩人之間的愛情,似乎也只有在男女主角各次不經意的衝動而產生的火花。而當最後兩人都尋回了舊愛,音樂就成為他們的之間的連結。Once,不只是那曾經的有過的短暫愛情的火花,還是曾經有過最親密的音樂接觸。

        而在電影中,音樂的角色在形式上成為一種類型,這樣的音樂電影,故事間交雜著角色的歌曲演唱,似乎類似於mv的型態,但是以故事裡角色人物的設定和音樂歌詞與劇情的互動,音樂的角色不僅不會對電影的流暢度而有所妨礙,反而更加深了男女主角的情感,不過,雖然說音樂是兩人情感的催化劑,然而有大部份的歌曲是建立在兩人對逝去愛情的緬懷、自責和男女主角的相互勉勵,所以男女主角間愛情的多寡份量,實在是令人不解,不過這因此有了另一種曖昧的美感吧(笑)。

        最後,不得不八卦一下,這兩位主角Marketa Irglova和Glen Hansard,實際上在音樂上才華也是相當傑出的,Glen Hansard本身就是愛爾蘭樂團The Frames的主唱,而女主角Marketa Irglova則是捷克的音樂才女(天啊!她只比我大一歲!),兩人原本對互相就十分欣賞,但是兩人因為此部片,而真正地成為情侶,導演還爆料說兩人在拍攝過程中就有所進展了,真的是假戲真做呀~


Marketa Irglova (1988~)                           Glen Hansard (1970~)



(情侶檔共領小金人~)

http://tw.youtube.com/watch?v=qx8yLvb0gZM 兩人獲獎片段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相當有趣的海報)


        期待已久的「巴布迪倫的七段旅程」終於上映了,這一部極為特別的傳記電影,由演員(而且是許多不同的演員)詮釋Dylan這個人,非常有趣又令人驚豔。當然,這樣的電影要看是有點的門檻,至少對Dylan的生平要有所了解(wiki以及以巴布迪倫的七段旅程搜尋出的文章可以馬上滿足這個條件),而剩下的,就是你對這部電影的體會了。




  Cate Blanchett 以這部拿下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不得不說,在演員部份Cate的演出絕對是精彩地無話可說,那種憂鬱但卻充滿的反叛力量的奇妙特質,絕對令觀眾如同她在台上向台下掃射一般感受強烈(喔~當然這掃射另外有著特別而幽默的意涵)。其它如同童年的Franklin、初闖社會的Bale、家庭混亂的Ledger(T__T)、隱居沉穩的Gere,每一個又是展露演員的特質,又是表現了Dylan的精神,英文片名I'm not there,Dyaln其實不在(片末終於出現了!!),但他其實都在。


     
          Christian Bale                                                                                 Richard Gere


        這樣演員交替的手法不只是讓Dylan精神有更多不同的表現角度,更有重要的象徵意義的是Dylan不停轉變、滾動的靈魂,那種反叛音樂(叛徒!)、反叛權勢、反叛自己的Dylan。Just Like A Rolling Stone!

        而導演其實也加入很多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我非常喜歡片中兩個地方,上面提到的拿槍掃射,就是那時Dylan捨棄了傳統的民搖演出形式,改以插電的吉它和樂團做演出,引來了許多民搖信奉者的抗議和噓聲說他是叛徒(但有趣的事他們還是說他們是他的歌迷XD)。另一個也是同樣時期的Dylan,在受到媒體和群眾的簇擁成為該「時代的良心」,Dylan的煩躁和焦慮,那時的他就像是被人群牽拉著的風箏,任人使喚擺佈。有人不見得認同導演的想法,甚至認為演員一點也不像Dylan(即使是Cate),但是,又有誰真正能夠了解Dylan呢?


   
         Marcus Carl Franklin                                                                                     Ben Whishaw





(Heath Ledger呀!!!! T___T)




最後



Bob Dylan  (1941~)   仍然滾動中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好聽主題曲



YOUTUBE 主題曲片段(中文)

(歌詞很合劇情!!!!)




「有些事情現在不做,老了再做也可以!!」


(這照片和上面的影片是唯一和練習曲有關的「橋」段XD)


        這是搶搭著練習曲熱潮的文宣,雖然跟練習曲似乎是一點關係也沒有。「布拉格練習曲」由楊斯維拉克導演,是他與他的編劇父親合作的第五部電影,他父親還親自擔任男主角,光看如此就就非常有趣。

        喬瑟夫就像是一個從來不曾長大的小孩,熱血無時不存在於他心中,即使不斷地被冷水澆灌,然而卻永遠阻止不了他的勇往直前。而他又像是一個熱情青少年,迷戀著每一個閃晃他視線的每一個胴體,想像著每一個令他心動的誘惑,他是一個老的身軀填裝著滿腔的年輕熱血,永遠的不安定,永遠的冒險。

        如此逗趣的行為,喬瑟夫他自己以「招呼型」人物為自己定義,成為他自我的精神宗旨。當在辭掉了學校的工作,65歲的喬瑟夫卻絲毫也閒不下來,他成為了布拉格的單車快捷。從學校到快遞,甚至是他之後的啤酒瓶回收員,圍繞著這些職業的共同點都是與「人」有著親密互動關係,與這些不斷游牧、更遞的與人群接觸。在我們與喬瑟夫一同鐵馬騎過雪中的伏爾塔瓦河;我們從小小的窗口看見布拉格人們的平凡生活;我們在熱氣球上瞭望著整個布拉格,風景,自然的、還有更豐富的人文景象,呈現給了觀眾最色彩繽紛的布拉格,成為本片最動人的地方。




        最後劇本設計也有其趣味,喬瑟夫的以窗口工人之便,成為了人們聊天傾訴的對象,而這些人們,就像是老楊斯維拉克自己是編劇一樣,被他一步一步安排連結在一起,劇本的巧妙和男主角虛實身份,又是另一個電影的趣味。

        而當然,這樣風流且玩耍的人生,會在以穩定為基底的家庭上產生動搖。老夫妻之間的疏遠,在喬瑟夫的玩樂心態和因為年齡的彈性疲乏呈現出來,幽默不再熱情不再,與喬瑟夫自我玩樂的另外一面產生了對比。所以最後他不僅僅幽了自己女兒和以前同事一個大默,還將他們夫婦倆置於淹沒湖底的生死線前,真的要說喬瑟夫改變了嗎? 喬瑟夫(老楊斯維拉克)最後應該給了答案了XD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