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愛的電影類型真的非常明確,自從看了「Burn After Reading」之後,就覺得黑色幽默類型電影非常對我的「胃口」,但是最近台製的「停車」感覺沒有達到預期的黑色幽默感。而在不久之前(很久之前了XD),那時候要看去「惡魔教室」,但卻發現真善美沒上映,但是卻也意外又看了一部超級「入味」的電影。

之所以把上面兩個詞標出來就是因為這部片主題就是食物,老實說一開始我在翻金馬影展手冊時看到這部片名,心想又是一部片商自以為幽默的荼毒觀眾和電影,因此一點興趣都沒有(最後是去年一部都沒看XD),但是,看過之後才發現它簡單地而且切中地表現了電影主題。而葡語的原始片名「Estômago」其實就是胃的意思。

一直以來,許多電影和故事強調了在人與人最親密接觸的性愛關係,而衍生出了激情與慘烈的各種故事情節。但是,「食色性也」,與性愛(此為刻意延伸)被稱之為人性本質的即是食,而事實上性愛具有的親密性其實並不會較食物對人體的親密性和入侵性來的強烈,只是如此的慾望在頻繁的進食節奏下被忽視,而在蔡明亮的系列作品中可以明顯地看見兩者之間本質上的相同關係。在這部電影中,「性之慾」和「食之慾」藉由人物給予明顯的對立與強化,Nonato與Íria分別代表了性慾與食慾的偏執需求者,也分別是食慾和性慾滿足者。而我們可輕易的看出,表現這兩者的關係,導演用極為煽情的畫面來做呈現(殊不知Íria 吃著炸雞肉丸的「那一種」表情代表著什麼意義...),甚至連做愛場面都還搭配 Íria荒謬的啃食。導演十分有企圖地不只是想挑逗觀眾的性慾,還不斷地撥弄觀眾的「食指」呢!



電影敘述在餐廳學習與牢獄監禁之間並行,將原本的線性故事切割成兩段斷裂的時空,雖然沒有像是「Memento」般的回溯和重組,但是兩段無來由的情節共同前進,讓人在影片之初就想要理出個前因後果,而隨著兩段劇情的推演,可以清楚看見導演的再轉換過程中還保持著兩段之間的連續性,在劇情、對白、運鏡或是具有共同象徵意義的事物,精彩的劇情組織實在令人驚豔。

而在兩段情節之中,就如前所述,充滿了相當豐富的共同象徵意涵。事實上,牢獄和餐廳的基礎權力結構,就是兩段之間最強烈的對比共同點,這點在劇情的陳述也有表現出來。在餐廳裡的管理制度中,是以老闆Giovanni為廚房的權力核心,而在監獄當中,Bujiú為首的「上下床鋪制度」則是裡面的權力集中。一裡一外,一正一邪,但是兩者的詭異的權力制度卻是幾乎完全相同的,而Nonato能在這兩個相似的權力結構下,能佔用一定地位的就是他的廚藝。唉呀!曾幾何時,廚藝,能成為一種費洛蒙;曾幾何時,廚藝,能成為跨足演藝、廣告圈的踏板(型男X主廚!!!!) ;曾幾何時,廚藝,是走向權力核心的手段。Nonato也在這樣走入中心的過程中,進而開始產生了自我慾望滿足的渴望。

而這部片除了劇本的完整,在最後揭露一個可以算是慘案的故事之外,令我之所以愛上這部片的還是搭配十分完美的黑色幽默說故事法,在自己閱讀的黑色幽默電影和小說中,發現黑色幽默之所以能成立的關鍵要素,就在於角色本身的強烈「偏執」(可參考我即刻毀滅的心得),而在這部片中,角色人物的異常偏執都表現在對食物的渴望上,像是Íria 誇張至極的食慾,Giovanni對食物的完美苛求,還有監獄裡的眾兄弟們,在沒有肉體的滿足,而轉而向另一種「肉體上」的滿足,而每一個人吃飯的表情,都和卡通小當家的背後發光還大喊「太好吃了」(或是「美味」兩個大字...)一樣可笑。而這些偏執的人都成為Nonato擺弄的傀儡,成為Nonato滿足他自我權力和性慾的偏執。另外,電影的配樂更為黑色幽默的氣氛加分,這部來自巴西的電影,當然加上了不少濃厚森巴舞曲的音樂,然而配上這荒謬的劇情和可笑的人物,那種反差和對比,讓人無法不為他鼓掌大笑。

當然,想遠一點,我們在一部部電影中,知曉了人們性慾交纏下的諸多駭人結局,然而就如我一開始提到的,食慾的本質性其實也是類似的,而且他的影響直接性和入傾性都是更為強烈的,但是我們早已忽視了這之中的食物可怕,而其實任何人可以變成Nonato,就像是日前大肆影響的毒奶粉事件。也許「刑男大主廚」雖然沒有教我們怎麼做菜 (如果你認為煎螞蟻不算的話...),但是它也給我們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是美味?還是利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