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影 (4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0/9上映 現正放映中



大導演伍迪艾倫的新片!卡司是Rebecca Hall 、Scarlett Johansson、奧斯卡影帝Javier Bardem還有Penélope Cruz的精彩陣容。



捷克名導的三部曲最後一部!!!! 逗趣感人的傑作!!!!

10/17上映



堤幸彥+你數不完的日本巨星演員 能不看嗎!!!!!

10/24上映 目前沒興趣XD

10/31上映


傳說中的「巴布狄倫的七段旅程」更名「搖滾啟示錄」不過強烈建議要熟悉Dylan這號人物!!!!!



今年好萊烏的搞笑喜劇的首選!!!!! 這三個人在一起 不好笑我退錢XDDD


11/6上映



老實說.....排在這週的片穩死Orz 這週只上映四部電影 其中一部就是「黑暗騎士」之後的下半年最強檔「007量子危機」。這部「1895乙未」台灣自製的史詩片,前途堪憂(大家要支持啊~!!!)


11/14上映



連續兩週都是令很多人期待以久的國片上映,好久不見的范植偉加上目前在新生代演員中竄起的張榕容和柯佳嬿!值得一看!





另外還有跟期中考硬拼的金馬影展
(我想看「2001太空漫遊」啊!!! 吼~~~~~)

有沒有人要贊助我看這些電影 :p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比較喜歡原版的海報XD)

情報頭子:「fuck!我只不過開除一個酗酒的低階米蟲!我錯了嗎!?」

        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而之後隨著一路的巧合,如同滾雪球一般,摧毀了主角
們原有的生活。科恩兄弟將現在社會大家早已見怪不怪的事件做組合,諸如離婚外
遇、隱私勒索、網路交友一夜情等等,每個角色都身陷於自身利益的難題,並且偏
執地全力以赴解決問題,每個角色看似瘋狂的舉動,其實卻有種合情合理的反應表
現。


        而在人物與人物之,間諜跟監成為整個故事的連結,從開始角色奧斯彭的身份,
以及在兩組婚姻關係之間的離婚情蒐,甚至是琳達和查德的機密追蹤。如此近似情報
人員的行動,成為角色偏執行為的表現。但是整個故事最有趣的,卻又是對全程掌握
發展哭笑不得的情報人員,而身為觀眾的我們,也不就是掌握完整劇情的那些人嗎?
科恩兄弟巧妙的角色的看與被看關係,來讓觀眾檢視看電影與電影或者是真實人生中
的當局與旁觀之間的關係。所以當我們在叫罵的詭異劇情的走向時,似乎也就像是落
入了如同劇中角色偏執思考的圈套裡吧,科恩兄弟似乎真的要觀眾「看完爆炸」
(Burn After Reading)XD。

        當然建構如此如同人生鬧劇般的情節,演員的表現就是支撐劇情的關鍵。而無庸
置疑的,五位身經百戰演員的展現,精準地戳中不少人的那個「多一分太誇張,少一
分則太冷」的黑色笑點。


        最後,其實萬惡的片商似乎也和觀眾玩起了標題遊戲,如果你是被大肆宣傳Brad
 所吸引,那麼恭喜你,你真的上當了!雖然Brad的表現也是令人驚嘆,但是標題似乎
就說了:他不久就「即刻毀滅」了XDDD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人們擁有自我堅信的信仰與價值觀時,那將決定你的人生的一切!

        這是一部由HBO自製的電影,改編自真實人物英國帕肯漢的故事,圍繞在帕
肯漢和因為與男友一同殺害多名兒童而入獄米拉之間。帕肯漢以自己所信仰的天
主教的救贖精神,實踐在囚犯的信教與從善之上,然而就在接觸了八年前犯下轟
動全國的罪犯米拉之後,他的信念也許社會產生對抗。

        老實說我並不喜歡結局,即使那或許是真實的人性善良光輝。但是就算如此,
在影片中段,因為假釋與否所產生的在不同人物與價值與立場間的迷惘,十分精彩
。從帕肯漢將他所堅信的天主教的教義的執著與貫徹,帕肯漢夫人在女性主義與人
道主義的信念,乃至於社會大眾的固有的受害賠償心理。在我們思考這部片人物之
間的信仰衝突時,同時也是讓觀眾檢視了自身的價值判斷,就在我們認同了某一立
場與信仰時,我們就已經投射了自身的價值觀於其中。也因此,在帕肯漢遭到米拉
的背叛之時,那一捲煩吵的錄音帶嗡嗡作響揮之不去的,那個對於自身信仰的崩潰
所產生的衝擊、震撼之強烈,令人枯槁、憔悴。


        人的信仰的就決定了我們所看事物的面貌,與我們的所言所行。我們對於死刑
、假釋觀念,難道就不會如片中帕肯漢所說的,是一個來自暴民所產生的社會規範
與思想嗎? 帕肯漢令我感動的不是發揚、展現人性光輝,而是逆「道」而行的自我
信仰。 


而米拉所謂「邪惡也是一種人的靈性的昇華?」不也僅僅是一種不同立場的價值觀嗎?



(台大在10/7 晚上會播映這部片 有興趣的人就去看吧~)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記得在高二的時候,翹掉了無趣的星期五下午團體時間,跑到了體育館聽我
非常崇拜的棒球博士袁定文的演講,在經歷了長達數十年的棒球轉播,以及在美
國深造時期所受美國棒球文化的薰陶,不論是做為一個棒球記者、轉播員、棒球
人甚至只是球迷,袁定文以「棒球就是生活」的觀點貫連。棒球即為生活。在棒
運發展長達一百一十多年的美國,生活與棒球的關連性和密切度自然是可想而知
。而在台灣,從日治時期的棒球文化的傳入,到三級棒球的揚威國際,乃至於職
業棒球運動的開啟和發展,即是棒球文化深入於台灣最好的印證。


       在九降風之中,導演林書宇斷取了棒球發展中最令人感受深刻的片段,將影
響往後職業棒球與台灣整體棒球發展最重大的簽賭案做為貫穿故事的引線,串起
了竹東高中九位高中生的青春成長物語。不但是將已融入生活的棒球氣氛真實的
暈染在故事中,更把這個轉捩點與青春的衝突與崩解力量做呼應,而延伸到青春
的不可逆與往後的贖罪,劇末的小湯與廖敏雄的相會,即使極為刻意,然而對於
同時感受過青春與棒球的逝去(甚至片尾曲的張雨生)的人來說,那種緬懷和感嘆
的情緒是難以壓抑的。


       然而對於我來說,真正壓抑了後面共鳴元素所產生之感動的原因是演員的演技
,在劇情劇烈的變化下,演員無法在和融到衝突之間的轉變與蘊釀做出傑出的表現
,也讓在劇情急轉直下之際,成為只是一種突發性的情緒。當然,對於年輕演員的
苛求要到如此細膩的程度,也許是太過吹毛求疵了,但是如果真的造成情境的情緒
無法連貫,影片的欣賞人也看得坐立難安。即使如此,衝突的力量上,林書宇表露
出了他個人影片特質,從「海巡尖兵」裡對於身份與價值的衝突,在肅殺的崗守黑
夜裡,蘊積而爆發。九降風雖不如「海」裡的激烈,但是對於角色間誤解和誤差所
碰出的衝突火光,卻是讓整部片因而有了青春的衝擊與懊悔。


       而我還會如此猜測,「海」與「九」裡都有著對於時代氛圍的呼應,主角(一兵)
(阿行)以性愛和球棒,分別對那樣一個的社會結構做出控訴,這就如同是影響導演林
書宇深遠的楊德昌作品裡所具有的元素。


       電影‧棒球‧新竹‧青春。九降風是一部如此貼近我生命經驗的一部電影,這些
拍出能與人共鳴與成長的電影,也許,就是台灣電影走向光明未來的某一條道路吧。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影後再來看!


「再見!再見!再見!」

告別了童年,告別了異世界。影片末的二號再見了童年,我卻因為這部片又「再見」童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看起來截然不同,然而卻極為相似。楊導為一號二號設計的,是一個看起來與我們截然不同屬於另一個架空世界的的童年,有我們不認識的卡達天王,不熟悉的特殊詞語(海鷗?!),和一點概念都沒有的異次元;然而他卻又和我們完全相同,我們都曾迷戀著所向無敵的機械戰士,同樣說著大人們不甚了解,但卻要勉為接受的怪異話語,以及每個人所創造的屬於自己的奇幻世界。內容不同,但是那種不曾遺忘卻也鮮少想起的感情,跟著一號二號的鬼靈精怪,彷彿就是經歷了以過去的童年。我想這就是這部片對於我最大的感動,也許他不見得能共鳴到許多人,但是他的的確確的感動到了我,因為這些童年的情感的相似。當然這或許也成為這部片也許評價不定的原因吧。

      而人隨著時間而「漸漸」長大,因為一些無法避免而必須經歷的現實壓迫著我們一定要長大。片裡小女孩因為媽媽的去世,在悲傷中「學習」著用微笑面對而長大;一號照顧著精神病的父親,自己的犯下的過錯,因為自己也因為現實而長大。楊導細心的鋪陳了片中小孩們的「逐漸長大」,不是突然的,而是必須經過了許多的過失、衝突、學習之後,漸漸長大。至於二號,導演並無交代他是如何長大,我認為因為他知道了異次元的幻滅後成長,然後也說不一定,他真的走入了異次元而長大XD (WHO KNOWS!!)

       在人物背景上,導演也加入許多社會議題的背景,二號和他妹妹的因為父母因素而造成的隔代教養,導演用一號二號的詐欺綁架徹底地諷刺了一番(一號還又裱了二號XD),以及一號父親精神病的遭遇和新聞記者面對小孩採訪等等,影片後段這些元素讓小孩成長中「現實」的力量加深,但卻也讓後段的氣氛凝重了起來,我非常喜歡後段的力量和議題,但是這讓前段與後段形成了不小的差距,許多人也許不能接受的吧,不過這也似乎是導演從以往的拍片以來所聚焦的地方。

(請參照之前網友分享的Ryan大的文章 0rz.tw/c74E1 )

       而當然當然!這部片在海角七號之後上映,許多人,不論以前喜不喜歡國片,都會對國片有著和以往不同的看法和信心,而接在其後上映的囧男孩,無可避免的一定會被拿來和海角七號做評價和比較,然而如此風格「囧」異的兩部電影,要來比較實在讓人很囧。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相信大多數的人已經去看過海角七號了
(天啊!!!已經賣破兩千萬了耶!!!!)
希望大家可以把這樣的熱情繼續延伸到這部
一樣讓你又笑又哭的好片

由李烈監製
編導是新銳導演 楊雅喆
如果有看一些公視的電視劇應該會知道這個導演
除了執導的一系列短片都深獲金鐘獎的肯定
也和易導合拍了「危險心靈」
而且導演在編劇才能更是突出
最為經典編劇作品的就算是2000年的經典電視劇「逆女」
(這部戲真的太讚了!!!!!!)

而這部也是楊雅喆的第一部劇情長片
而且在台北電影節首映就大受好評
(許多的評價都在海角之上喔!!!!)
最後還獲得了台北電影獎的最佳導演
可以說是與海角七號一起作為今年國片的代表主力




旁白還是蔡康永XDD

第一次看到這個預告是這電影院
不知道為什麼
感覺眼框裡就醞釀了一些東西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片裡也運用不少動畫的片段
可以看看台灣動畫在電影方面的表現
還有還有
就是這部片已經被日本NHK買下版權了
沒上映就賣出海外版權
而且還是挑片嚴謹的日本
真的前景看好啊!!!!!!!!!!!

明天上映!笑點和面紙不要忘了帶!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蝴蝶夢 (Rebecca) 1940


導演:Alfred Hitchcock
演員:Laurence Olivier
            Joan Fontaine
            Judith Anderson

1941年第13屆奧斯卡9項提名
並獲得最佳影片獎最佳攝影獎
imdb #76 (2008.8.2)


在說這部經典作品之前
來說說這趟行程好了

晚上8點
在吃過晚餐後
我騎著尚未整治的小黑
出發前往清大
其實住新竹那麼久
對清大其實一點也不熟
也許是小時候去的印象不深(也許小時候根本沒去過)

晚上騎腳踏車真的很舒服
不過我算漏了一件事
就是在清大路途上
會碰到一段小上坡
雖然已經經過了環島的上山下海
但是要爬坡還是挺不令人高興的
所以到了清大時也花了點力氣
到了清大蘇格貓底咖啡店
在我還沒把環境好好看清楚和喘口氣時
影片就開始放映了!

我只能說
以一個免費的電影放映場地來說
設備真的非常的棒!!!
200吋的大螢幕不說
就連音響設備都讓人非常享受
如果大家有機會的話
一定要來體驗一下!!!



那麼!就來說說這部電影吧!!




這部由希區考克改編自Daphne du Maurier的小說
是由英國出身的希區考克第一次到美國所拍攝的影片
而且即迅速大受囑目
並在隔年的奧斯卡獲得九項提名和最佳攝影和最佳影片的大獎

劇情描述一位年輕的女子 (她在本片一直無名 以溫特夫人稱之)
因為伴遊工作而隨著貴婦人到南法遊玩
而相識了仍帶著喪妻陰影的溫特先生
兩人迅速地閃電結婚
並一起回到了英國的曼德利莊園
但是隨著一次次事件
溫特無法逃脫更深陷於妻子的喪命陰影
而新任的溫特夫人
也不斷地遭受到崇拜死去的溫特夫人的女管家丹佛斯的陷害與精神折磨
而後來隨著溫特夫人的死因漸漸的大白
一場焚燒整個莊園的大火 也結束了整個故事

片名的Rebecca
是片中去世的溫特夫人的名字
本片也就是環繞著Rebecca這個人
整個故事看起來簡單
但是過程中的曲折離奇
和角色中間的摩擦衝擊
希區考克將其中的
神秘、懸疑、又帶有驚悚的感覺
呈現的相當完整和緊湊

片頭一開始的鏡頭就相當引人入勝
由第一人稱的視角
配合著女主角沉重的語調
沿著陰暗的車道緩緩而前
穿越過交纏的樹林
突然一個轉彎
是一棟如同廢墟一般令人顫慄的豪宅 ─ 曼德利
這段開頭讓人對曼德利的神秘產生好奇
也蘊釀著之後男女主角所將遭遇的恐怖氣氛



男女主角的關係
在飯店裡有趣且浪漫的互動令人愉快
但是到了曼德利時
兩人的疏離和受到死去靈魂的壓迫
其中不得不提到這兩名演員的精湛演出
不論是瓊芳登(Joan Fontaine)在Rebecca房間窗台受到丹佛斯駭人的言語和氣息壓迫時
所展露出的驚駭與恐懼
或是勞倫斯奧利佛(Laurence Olivier)不斷受困於陰影之中的抑鬱與暴燥
也難怪這部電影
在奧斯卡上在男女主角的獎項皆入圍     (此兩人在影史上也都有相當偉大重要的地位)



而本片還有另一名演員入圍者奧斯卡獎項
也就是女配角
將女管家丹佛斯演的令人害怕的茱蒂斯安德森(Judith Anderson)
崇拜著去世了的Rebecca的丹佛斯
一心想要破壞溫特夫人和溫特的關係
而表情不變的面貌和低沉的聲音
在女主角闖入Rebecca房間時
丹佛斯鉅細靡遺地描述著動作著Rebecaa生前的行為舉止
那一言一行都令人感到可怕
這一段可說是本片的經典橋段


有人說黑白片其實對於光線的掌握
是比彩色片來的困難
只用黑白的色調變化來呈現畫面
攝影的技巧和應用是要求更高的
這部片獲得攝影獎
像是最後那一場大火
或是在昏暗光線裡的氣氛呈現
或是在迷霧中閃爍的火光和人影
我想這些都具有很大的難度
也才獲得了最佳攝影獎


再來說最後的劇情
到了後來
原本以船難做為死因的Rebecca
因為附近的新發生的船難
而起了變化
原來溫特先生先前已指認被拍打上岸的女屍為Rebecca
並做了埋怨和墓園
但是新的船難
就發現了海底Rebecca生前所搭乘的船
在裡面也發現了一具女屍
並發現了可以的船艙破壞痕跡
一心想獲得溫特先生的愛
但是因為他走不出喪妻陰影而無法如願的溫特夫人
開始產生懷疑
在小房間裡
溫特先生說出了他們關係不好、外遇等等
並在Rebecca說出她懷了一個不是他的孩子時
痛下殺手



而當兩人想藉著他所受到旁人的同情隱藏真情時
Rebecca的外遇對象出面要脅兩人
並帶著法官循Rebecca生前行程來找出線索
而就在眾人都以為Rebecca生前所看的醫生會說出她懷孕一事之時
醫生卻說Rebecca其實是罹患了癌症
這時大家才知道Rebecca是故意說是懷孕
而讓溫特先生將她殺害 形同自殺

這時
無法接受自己相信景仰的夫人竟是自殺
丹佛斯放火燒了豪宅
自己也死在Rebecca的房間裡

後面峰迴路轉的劇情
將劇情的懸疑性帶入了高潮
那一個大火 燒掉了丹佛斯所相信的一切
也燒掉了溫特夫婦一直受箝制的生活



總是有人說老電影不好看
我亦有同感
至少在之前
我對老電影或是黑白電影並沒有感受太多(也許是看不多也不深)
但是希區考克這部
也許是因為自己也漸漸在學習如何看電影
就各方面來說
其實不會輸給現在我們所看的電影
應該說
這也是他之所以為經典吧!!

但是當然
隨著觀看習慣的不同
經典片的形式的確會不適合當代觀眾觀賞
所以會有許多經典片的重新製拍
而這部蝴蝶夢(Rebecca)的新版本已經開拍中
相信不久之後
新版本的蝴蝶夢大家也會看到




參考網站:
imdb Rebecca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2976/
清大夜貓子: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carteles:http://carteles.metropoliglobal.com/4planti.php?id=2478
希區考克與精神分析:http://blog.yam.com/user/hitchcock.html
希區考克wiki: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8C%E5%8D%80%E8%80%83%E5%85%8B





系列下回預告:8/5 貴婦失蹤記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亞佛烈德‧希區考克 Alfred Hitchcock (1899-1980)


希區考克1899年8月13日生於英國倫敦,1956年入籍美國,1980年4月29日歿於美國洛杉磯。

因其對電影的貢獻,而於1980年受封英國爵位KBE爵士。希區考克專擅拍攝驚悚懸疑片,素有「緊張大師」〔或「懸念大師」〕之稱,不但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片傳世,對電影工業也有深刻的影響。1967年獲頒艾文索伯紀念獎。


如果大家常看影評
應該蠻常看到所謂的希區考克式之類的形容詞
之前對此一詞的概念並不清楚
而終於有機會一堵這位不只是建立個人獨樹一幟的驚悚風格
更大大地影響了後來整個電影工業發展的大師


清大夜貓子片單:

8/02 (六) 蝴蝶夢 Rebecca (1940)
8/05 (二) 貴婦失蹤記 The Lady Vanishes (1938)
8/09 (六) 火車怪客 Strangers on a Train (1951)
8/12 (二) 美人計 Notorious (1946)
8/16 (六) 電話謀殺案 Dial M for Murder (1954)
8/19 (二) 後窗 Rear Window (1954)
8/23 (六) 北西北 North by Northwest (1959)
8/26 (二) 鳥 The Birds (1963)
8/30 (六) 驚魂記 Psycho (1960)

時間:每星期二、六晚上8:30
地點:清大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主辦:清華大學藝術中心、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參加辦法:免費自由入場
停車資訊:請於校門口告知節目名稱,以單次入校20元計。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久之前就在想這個暑假要看什麼電影
原本排很多經典片單
後來發現考完之後的心情
實在沒法負責如此沉重的學習負擔
所以第一部片就看了「黑暗騎士」 

但是
好看是非常好看啊
但是沒有娛樂到我..(沉重啊..) 

不過還是要看一些經典的好片
充實一下目前為止毫無內容的暑假
以下是些許的片單 

清大夜貓子電影院─希區考克系列(ready) 
教父1.2.3 (ready) 
瓦力
皮克斯系列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
夏日時光(阿薩亞斯) 
Nolan系列(TDK.BB.頂尖對決導演) 
楊德昌(未完成) 
李安
搖滾樂系列
法律系列(ex:十二怒漢新舊) 
新國片系列 

加一加也好幾十部.... 
反正就是隨興的看囉XD 


對了
在此要大加宣傳新的好國片
是今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得主「海角七號」
如果你是喜歡電影、喜歡音樂
或是你想看看近年國片最傑出的作品之一
你就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之後我再來好好打一篇介紹一下= ˇ=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本來是想打一篇關於小丑
但是發現之前想到的東西留下不多
決定等到之後看完「開戰時刻」
再衝一次TDK

(好久沒有令人想衝第二次的院線了...)


「WHY SO SERIOUS ?」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流浪的狗   流浪的神明   流浪的人 
而究竟誰會得到救贖? 




英文的片名非常的趣味 
我甚至一度認為英文片名才是整個電影的源頭
然而這樣的趣味和片中的幽默
在整個的宣傳中似乎無法看見
我想某種程度也阻礙了流傳
但是  無庸置疑的
這的確是我最近看過最好的國片


三個故事

故事最初 三個不同的地方 
冰冷都市的生活困境
拮据貧困的酗酒危機 
漂泊各地的跛腳苦腦 
三組人 
都陷入了無法脫逃的生活經濟困境 
夫妻兩人的疏離和產後極遽加重的衝突 
蘇慧倫和張翰這組掌控著主線 
但卻讓人對都市間徬徨無助稍難共鳴 
幾幕的口白和爆發戲   讓人感到有些突兀 

嚴重的酗酒而與兒女分離的家庭 
憑藉信仰力量尋求掙脫 
然而無法阻擋的經濟和酒精 
卻始終無法擺脫
尤勞‧尤幹的對於現實和個人的掙扎
成為後來劇情衝突的關鍵

跛腳的移動神明車 
四處各地的移動趕廟會 
為的是早已破損不堪的義肢 
高捷絕對是這部片最令人讚嘆的一角
和張洋洋的相處和對話
成為整部片最令人回味的段落


散落的流浪  信仰

三個故事的背景範圍非常廣 
也非常真實的反映台灣特有的文化 
都市人的疏離   嬰兒出生後的焦慮
原住民的生活、酗酒   飄蕩不定的工作
廟會、公仔、基督教
model、抽獎、水蜜桃
在劇情之外的感動
是這些如此熟悉的事物就包含這其中
而像無關散落的人物、事件
不僅因為角色的關係而接近
更因為這些事物和背景而隱形地串連

而究竟信仰是什麼?
當神明不斷地遭到丟棄?
究竟求的是信仰還是中獎?
當因為惡習無法改善?
究竟求的是救贖還是生存?
導演揭開了神秘的宗教面紗
將人的對信仰的盲目和依賴
用一個絢爛奪目的神明車做為表徵
若有似無地做出了批判


吉‧中獎‧幽默

就在所有人都在尋求中掙扎時
一切在一場車禍後重新洗牌
而散落一地水蜜桃漸漸收時撿起
必勇在車禍完全對上帝失去了信心
青青和阿雄在死亡之前得到空間喘息
牛角和阿仙也有了生活的新起點
後半交錯在人物之間的信仰力量
成為所有人走出陰霾的動力
甚至前半段在在高捷洋洋之外的幽默
也在其它人身上發酵

在對宗教怪異亂象的呈現之後
片末導回了宗教信仰的起點
是心靈信仰的忠誠
在三組人都抱著有目的性信仰啟程
得到的只是一無所有
拋開目的和追求
或許人人都能得到一個吉
得到一台跑步機

而最終
流浪即不為流浪 是自由
狗亦不為只是狗 是神
一路看者主角們的旅程
最後自由奔跑的神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張海報 一個宣傳字條 一聲廣播
這是「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在建中座談會之前的宣傳情形
如果不是碰巧走過
可能我連知道都不可能
更別提要不要翹課了

不過真的很高興能看到鈕承澤 豆導和鈞甯來到建中
真的不能不去支持
但是但是 真的很可惜
時間選在所有活動的最差時段 ─ 放學時間
要留下建中生來聽座談 實在...(尤其沒什麼人知道這個活動....)
也還是在高三尚未放學之前
在看到豆導和鈞甯對於過少人數的失望和與會中些許的尷尬
(甚至是談話中同學極不尊重的照相、打岔、噓聲)
實在讓我覺得慚愧和生氣


但是豆導還是極富幽默地和大家聊天
談影片經驗、談人生經歷、談性經驗XD
甚至給予對於荒誕過去而體認的人生哲理
我想再對應到「情非」
兩者是相互輝映的吧

而鈞甯也簡短了分享了她在拍片的過程
提到了不同以往的演戲內容
和極為自由式的演出經驗
我想這些不同的經驗給予她應該不只是金馬獎提名如此而已
一定是更多吧...


提問時有人提到了台灣電影的生態
豆導說受全球化的影響
加上整個內需市場不足的弱勢
受好萊烏傾銷的電影文化
缺乏觀眾凝聚的藝術國片
台灣電影的確是一個相當困頓的環境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去年金馬獎
會將「年度台灣電影工作者」
頒給周杰倫、李安和豆導
周以一個極具市場和吸引資金的魅力的姿態
創造了近幾年台灣商業片的高潮
李安當然就不用多說了
就藝術文化的內涵就足以受獎
而豆導則是選擇在藝術和商業中取一個立足點
以「偽紀錄片」形式和手法
但是卻很親近和合乎「芭樂片」的形式XD

有人說台灣觀眾只會看商業芭樂片 不欣賞藝術電影
有人說台灣導演只會拍沉悶藝術片 不合乎觀眾口味
而豆導的挺身而出
當然一定給予支持和鼓勵
當從惡性循環成長到良性循環
國片也會開始起步



後來有同學問到了推薦片單
導演推薦了兩部國片
一部是今年6月要上映
以新竹為背景的青春電影「九降風」
另一部是也是青春電影的「渺渺」

而鈞甯則推薦了歐洲電影
而說了一部「超完美告別」
評價很不錯而且很好笑的片

有趣的是鈞甯原本要說現在正在上映的「流浪神狗人」
但和豆導說了幾句也就做罷了XD


就如同豆導所言
支持國片本身就是一個空話
如果國片沒有能夠吸引觀眾的能力
如何要觀眾支持?

但是對我來說
身邊的同學
有些對國片抱著奇怪的態度
甚嗤之以鼻、以偏概全
不以好壞 而以印象、國片外片區別
實在令人惋惜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能進入電影院看「情非」
絕對不會讓大家在電影院睡著
絕對是一部有笑有淚的好電影
支持豆導!! 支持國片!!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天然子結構(天然コケッコー)



(金馬部落格有人解釋:天然コケッコー的コケッコー其實是雞的叫聲,翻譯直接音譯
為"子結構",為翻譯錯誤。)

官網:http://tenkoke.com/

改編自倉持芙紗子同名的少女漫畫
是07年夏天 山下敦弘 導演的最新作品



內容敘述一個只有六個人的鄉下學校,從東京來了一個轉學生,右田そよ(夏帆 飾)
第一次有了同年級的同學,兩人青澀單純的情感,在四季和山海之間,留下最美好的
回憶。



       單純的愛

        微微單純卻不善表達,廣海愛裝酷而不成熟,正是13.14歲男孩女孩心靈的寫照。總
是用生氣的口吻對待對方,兩人一開始互相在意但無法表達,在一次的鐵軌意外之後,
兩人更加得接近,一起去小鎮逛街,一起上學。沒有大人世界裡複雜的情感,把親吻視
為跟握手是一樣的,甚至為了一件外套用一個"親吻"做為交換;為了他傻傻地把一大塊
石頭背在身上走遍東京,單純可愛令人發笑。每一個發生在他們兩人之前的小故事,就
像是每個人青春歲月代表,或許不全然相同,但當中情感和心境卻和觀眾產生了共鳴。



        另一份情

        純愛的兩人關係之外,微微和其它人之間親情和友情的互動都令人感動。微微一直
像親姐姐一般地照顧著早知子,為她洗衣物,帶著她上廁所,而當因為她的關係讓早知
子生病,拒絕而且斥責了廣海,後來微微的自責卻得到早知子撲抱著她的歡迎。情人節
因為要讓弟弟獲得同樣的重視,連買給廣海的都是雜貨店的巧克力棒。為了朋友,去東
京旅行買的東西都是為了朋友,在祭典時因為自己的話語,被朋友丟下後的哭泣,或許
這些事情都看似微小,但是對於13.4歲的微微來說,她所最重視就是她的朋友、親人。




        小孩:大人 鄉村:城市
 
       從戲裡一開始微微自述的介紹,到之後不斷在戲裡每個故事裡的口白,我覺得反而
是我覺得這部戲裡很重要的關鍵,跳脫出故事情節的敘述,用微微的想法和話語透露了
這部戲想要說的話。其中就和故事裡微微所遇到對於大人們的事情的困惑產生了連接,
對於來自東京行徑有些怪異的廣海的媽媽,微微總是懷疑面對著她,而在微微看到她和
她爸爸在路旁相依偎著,但家裡的人對於外遇的事覺得可笑時,對於小孩的單純和大人
複雜關係下冷嘲熱諷的對比,令人深思。

       另外就是戲中很重要的對於鄉村跟城市對比,戲裡環境是在位於中國地區的鳥取縣
(官網有趣地附著地圖),在物質環境並不充裕的鄉下農村,看病必須要到城市裡,買東
西只有雜貨店,雜誌郵購是難得有的享受,東京更是夢寐以求的地方。而一開始廣海來
時對於環境的抱怨、廣海的自己房間和微微對於一件外套的渴望有著很大的比較。而在
到了東京之後,人們快速的腳步、微微的不安、廣海的高興自在、微微的緩慢失落,又
另一個比較。但是,在微微在船靜靜地看著一切時,卻說她心裡很寧靜,而在後來微微
也聽到來和她們去海邊時那段可以聽見風的路一樣的聲音,那時一切的事物,高樓房屋
汽車都在拋之腦後,城市和鄉村或許並不是完全地格格不入,微微說或許有一天,她能
體會廣海在都市裡享受的幸福和快樂。



        青春的紀念

        微微說:這些在即將消失的事物,或許以後想起來就是如奇蹟一般的回憶吧。或許
這間鄉村裡的小學校如此,青春亦是如此。最後微微對著黑板的吻,不僅僅對於自己給
廣海那個失敗的吻的練習和悔恨,也是對著即將成為過去的國中三年歲月和教室的道別
的吻。導演最後用緩慢移動的鏡頭,從夜晚教室的門靜靜的移動到了窗邊凝視著教室的
微微,似乎教室一切的變化和過去,都已成為微微心中重要的回憶了。而之後或許再也
不會回到那時的時光,但是一切一切,或許在微微的家裡的雞叫起的時候,而那段歲月
也會再會被回憶起。看這部電影,我也深深被感動而且勾起了那段時光的回憶。



        最後

        這部電影在今年10月的日本報知映畫獎,導演山下敦弘和初主役的夏帆分別獲得了
最佳導演和最佳新人,我覺得這部不只有純愛電影,還有著許多人生活裡平凡但令人感
動的故事和情感。目前似乎不會在台灣有機會上映,蠻希望可以再次看這部片,讓更多
人受到感動。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次打個序章
然後後面的東西就一生不出來....
這種習慣要改ˋˊ

話說萬惡的大魔王在今天早上結束了
太陽高高掛
下午雨就一定下來= ="
雖然這樣
原本就預定好的電影行程
是不會因太陽還是下雨而停止的!

今年9屆台北電影節
是小茂第一次參加
電影新手一個
也算是去看看開開眼界
雖然不太會挑片
但是在宣傳和導覽等等的事前工作之後
還是有幾部已經鎖定好的片子了

今天下午沒有預定的
索性就在家裡看了imbd的第一名影片
「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看完之後大為的讚嘆啊~
劇情一波又一波的精彩
心得方面我想就有機會在慢慢打


以下是台北電影節的片單:

6/29 18:00 只賣有機肉 *
6/30 12:30 玻璃心(未定)
7/3 12:30 最遙遠的距離
7/4 20:10 誰才是導演
7/6 13:00 荒漠莎跡
7/9 12:50 婚禮之後(未定)

*為已看完


玻璃心 是這屆的觀眾票選獎 原本把他刪掉了 不過既然得獎就來看看
最遙遠的距離 算是本屆國片的代表 也是開幕片 小桂主演>//// 誰才是導演 本屆主題城市─丹麥的代表開幕片 之前場次大受歡迎 一定要看
荒漠莎跡 是本屆主題─dogma的系列作品 題材蠻吸引我的
婚禮之後 本屆的閉幕片 新手只好找有頭銜的片來看


其實有點可惜
除了遇到期末考之外
7/1 7/2期間的幾部片
如:大家課本上讀過的法國大導演雷奈的新作「喧嘩的寂寞」
廣末涼子+阿部寬的「超時空泡泡機」

有點可惜~



那麼就接著來打第一部吧~「只賣有機肉」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看了一些電影

考試前圖書館放了一部

看完之後很想認認真真的寫一片影評
不過該死的...每次打到一半都被取消掉..囧
目前難產中


這部前一陣子有名但戰爭片
說是戰爭片
倒不如說是反戰片
也是令人深思和感動的
二宮和也果然是可以去美國發展的XD



故事日本戰後逐漸起步的時代
藉由小人物小家庭的互動
將當時的人情和時代做了很棒的詮釋
有可愛的崛北真希、堤真一、藥師丸博子和吉岡秀隆的精彩演出
真的很感動
日本即將出第二集了~期待期待



這部是日本導演北野武在1999年的作品
有別於以往他電影裡劇他北野武式的風格
由他自己主演和小孩展開一段公路旅程
公路電影
免不了許多荒唐的意外劇情
但是一付流氓樣的菊次郎XD
和一路上遇到的人
都是孤獨的小孩這孤獨的夏天最棒的朋友


最近一些國片也挺不錯的
像之前看過的
最近很紅的
另人感動的

日片
上不到幾天就掛了的(noooooooooo!!)
青春的愛情
去年日本奧斯卡的最大贏家
感人的純愛小說改編


而五六月還真的是電影的日子呀~
六月底有 台北電影節!!!
應該是是我第一次參加(希望可以去)
期待我能多看到一些好電影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語電影100部:(編號/中文片名/英文片名/導演/年代/國家)
1.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大衛.格里菲斯 D.W. Griffith/1915/美國
2.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Caligari)羅勃.韋恩Robert Wiene/1919/德國
3.北方的南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羅伯特.佛拉哈迪 R.J Flaherty/1920/美國
4.貪婪(Greed) 馮.史楚漢姆Erich von Storheim/1925/美國
5.波坦金戰艦(Battleship Potemkin)謝爾蓋.艾森斯坦 Sergei Eisenstein/1925/蘇俄
6.將軍號(The General) 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1927/美國
7.大都會(Metropolis) 佛列玆.朗Fritz Lang/1927/德國
8.母親(Mother) 普多夫金Vsevolod Pudovkin/1926/蘇俄
9.拿破崙(Napoleon) 阿貝勒.岡斯Abel Gance/1927/法國
10.安達魯之犬(Un Chien Andalou) 路易斯.布紐爾Luis Bunuel/1929/西班牙
11.聖女貞德受難記(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卡爾.德萊葉Carl Dreyer /1928/丹麥
12.十月(Oktyabr) 謝爾蓋.艾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 /1927/蘇俄
13.持攝影機的人(The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迪吉加.維托夫Dziga Vertov/1929/蘇俄
14.藍天使(Der Blaue Engel) 約瑟夫.馮.史登堡 Josef von Sternberg/1930/德國
15.城市之光(City Lights) 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1931/美國
16.吸血鬼(Nosferatu) 穆瑙F.W.Murnau /1922/德國
17.摩登時代(Modern Time) 查理.卓別林Charles Chaplin/1936/美國
18.意志的勝利(Triumph des Willens) 蘭妮.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1936/德國
19.大幻影(La Grande Illusion) 尚.雷諾Jean Renoir/1937/法國
20.奧林匹亞(1&2)(Olympische Spiele, 1936) 蘭妮.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1938/德國
21.遊戲規則(Regle du jeu, La) 尚.雷諾Jean Renoir/1939/法國
22.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穆瑙F.W.Murnau/1939/德國
23.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維多.佛萊明Victor Fleming/1939/美國
24.驛馬車(Stagecoach) 約翰.福特John Ford/1939/美國
25.大國民(Citizen Kane) 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1941/美國
26.北非諜影(Casablanca) 麥可.寇帝斯Michael Curtis/1942/美國
27.天堂的小孩(上.下)(Les Enfants du Paradis) 馬塞勒.卡內Marcel Carne/1945/法國
28.不設防城市(Roma, Cita Aperta) 羅伯特.羅塞里尼Roerto Rossellini/1945/義大利
29.單車失竊記(Ladri di Biciclette) 維多里奧.狄.西嘉Vittorio De Sica/1948/義大利
30.大地在波動(Terra trema: Episodio del mare, La) 盧契諾.維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1948/義大利
31.黑獄亡魂(The Third Man) 卡洛.李Carol Reed/1949/英國
32.羅生門(Rashomon) 黑澤明Akira Kurosawa/1950/日本
33.生之慾(Ikiru) 黑澤明Akira Kurosawa/1952/日本
34.禁忌的遊戲(Jeux Interdits) 雷尼.克來曼Rene Clement/1952/法國
35.萬花嬉春(Singing in the Rain) 史丹利.杜寧Stanley DonenGene Kelly/1952/美國
36.日正當中(High Noon) 佛烈.辛尼曼Fred Zinnemann/1952/美國
37.東京物語(Tokyo monogatari) 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1953/日本
38.雨月物語(Ugetsu monogatari) 溝口健二Kenji Mizoguchi/1953/日本
39.七武士(Shichinin no samurai) 黑澤明Akira Kurosawa/1954/日本
40.岸上風雲(On the Waterfront) 伊力.卡山Elia Kazan/1954/美國
41.後窗(Rear Window) 亞佛烈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1954/美國
42.浮雲(Ukigumo) 成瀨巳喜男Mikio Naruse/1955/日本
43.大路之歌(大地之歌)(Song of the Road)大路之歌(大河之歌)(The Unvanquished)
大路之歌(大樹之歌)(The World of Apu,) 薩雅吉.雷Satyajit Ray/1955/1957/1959/印度
44.養子不教誰之過(Rebel without a Cause) 尼古拉斯.雷Nicholas Ray/1955/美國
45.我的舅舅(Mon Oncle) 賈克.大地Jacques Tati/1958/法國
46.巨人(Giant) 喬治.史帝文斯George Stevens/1956/美國
47.暴雨將至(Before the Rain) 米柯.曼徹夫斯基Milcho Manchevski/1994/馬其頓
48.野草莓(Wild Strawberries) 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1957/瑞典
49.第七封印(The Seven Seal) 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1957/瑞典
50.灰燼與鑽石(Popiol I Diament) 安德烈.華依達Andrzej Wajda/1958/波蘭
51.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 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1959/法國
52.四百擊(The 400 Blows) 法蘭索瓦.楚浮Francois Truffaut/1960/法國
53.斷了氣(A Bout de Souffle) 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1960/法國
54.驚魂記(Psycho) 亞佛烈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1960/美國
55.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 羅勃.懷斯Robert Wise/1961/美國
56.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 菲特瑞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1960/義大利
57.薇莉狄亞娜(Viridiana) 路易斯.布紐爾Luis Bunuel/1961/西班牙
58.去年在馬倫巴(Last Year in Marienbad) 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1961/法國
59.夏日之戀(Jules and Jim) 法蘭索瓦.楚浮Francois Truffaut/1962/法國
60.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大衛.連David Lean/1962/英國
61.慾海含羞花(L’eclisse)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1962/義大利
62.八又二分之一(8 1/2) 菲特瑞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1963/義大利
63.大路(La Strada) 菲特瑞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1954/義大利
64.馬太福音(Il Vangelo Secondo Matteo) 比爾.波羅.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1964/義大利
65.假面(Persona) 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1966/瑞典
66.安德烈‧盧布烈夫(Andrei Rublyov) 安德列.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69/蘇聯
67.青樓怨婦(Belle de Jour) 路易斯.布紐爾Luis Bunuel/1967/西班牙
68.我倆沒有明天(Bonnie and Clyde) 亞瑟.潘Arthur Penn/1967/美國
69.春光乍現(Blowup)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1967/義大利
70.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1968/美國
71.露西雅(Lucia) 漢姆.貝托索拉斯Humberto Solas/1969/古巴
72.焦點新聞 (Z) 康斯坦丁.科斯塔.加華斯Costa-Gavras/1969/法國
73.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1979/美國
74.發條橘子(Clockwork Orange) 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1971/美國
75.魂斷威尼斯(Morte A Venezia) 盧契諾.維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1971/義大利
76.教父(Godfather)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1972/美國
77.天譴(Aguirre: The Wrath of God) 華納.荷索 Werner Herzog/1973/德國
78.哭泣與耳語(Cries and Whispers) 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1972/瑞典
79.鏡子(Mirror) 安德列.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75/蘇聯
80.感官世界(Ai no Corrida) 大島渚Nagisa Oshima/1976/日本
81.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 馬丁.史科西斯Martin Scorsese/1976/美國
82.安妮霍爾(Annie Hall) 伍迪.艾倫Woody Allen/1977/美國
83.星際大戰(Star Wars) 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1977/美國
84.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1982/美國
85.鄉愁(Nostalghia) 安德列.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83/蘇聯
86.巴黎‧德州(Paris, Texas) 文.溫德斯Wim Wenders/1984/德國
87.情事(L’Aventura)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1985/義大利
88.綠光(The Green Ray) 艾力.侯麥Eric Rohmer/1986/法國
89.何處是我朋友的家(Where’s My Friend’s Home) 阿巴斯.凱洛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1987/伊朗
90.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 文.溫德斯Wim Wenders/1987/德國
91.霧中風景(Landscape in the Mist) 狄奧.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1988/希臘
92.十誡(1~5)(Dekalog) 古玆托夫.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1988/波蘭
93.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 昆汀.塔倫堤諾Quentin Tarantino/1994/美國
94.地下社會(Underground) 艾米爾.庫斯多利卡Emir Kusturica/1995/南斯拉夫)
95.在黑暗中漫舞(Dancer in the Dark) 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2000/丹麥
96.迷魂記(Vertigo) 亞佛烈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1958/美國
97.搜索者(The Searchers) 約翰.福特John Ford/1956/美國
98.侯麥的四季故事(Tales of Four Seasons) 艾力.侯麥EricRohmer1990/1992/1996/1998/法國
99.日以作夜(Day for Night) 法蘭索瓦.楚浮Francois Truffaut/1973/法國
100.鬼店(The Shining) 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1980/美國

華語電影50部:(編號/中文片名/導演/年代)
1.小城之春/費穆Mu Fei/1948
2.恐怖份子/楊德昌Edward Yang/1986
3.梁山伯與祝英台/李翰祥Hon Cheung Lee/1963
4.喜宴/李安Ang Lee/1993
5.童年往事/侯孝賢Hsiao-hsien Hou/1985
6.阿飛正傳/王家衛Kar-wai Wong/1990
7.悲情城市/侯孝賢Hsiao-hsien Hou/1989
8.愛情萬歲/蔡明亮Ming-liang Tsai/1994
9.俠女/胡金銓King Hu/1969
10.黃土地/陳凱歌Kaige Chen/1984
11.龍門客棧/胡金銓King Hu/1966
12.玉卿嫂/張毅Yi Chang /1984
13.馬路天使/袁牧之/ Mu-jih Yuan /1937
14.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帽子/蘋果的滋味/

侯孝賢Hsiao-hsien Hou曾壯祥Zhuang Xing Zeng萬仁Wan Jen/1983
15.油麻菜籽/萬仁Wan Jen/1984
16.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Edward Yang/1991
17.倩女幽魂/程小東Siu-Tung Ching/1987
18.小畢的故事/陳坤厚Kun-Ho Chen /1983
19.秋決/李行Hsing Lee/1972
20.海上花/侯孝賢Hsiao-hsien Hou/1998
21.董夫人/唐書璇/1970
22.十字街頭/沈西苓Xiling Shen /1937
23.母親三十歲/宋存壽/1973
24.紅高粱/張藝謀Yimou Zhang/1987
25.風櫃來的人/侯孝賢Hsiao-hsien Hou/1983
26.稻草人/王童Wang Tone/1987
27.養鴨人家/李行Hsing Lee/1965
28.背靠背‧臉對臉/黃建新Jianxin Huang/1994
29.再見阿郎/白景瑞Ching-Zue Bai/1969
30.阮玲玉/關錦鵬Stanley Kwan/1992
31.春光乍洩/王家衛Kar-wai Wong/1997
32.重慶森林/王家衛Kar-wai Wong/1994
33.破曉時分/宋存壽/1968
34.大路/孫瑜Yu Sun /1935
35.霸王別姬/陳凱歌Kaige Chen/1993
36.光陰的故事/楊德昌Edward Yang/1983
37.海灘的一天/楊德昌Edward Yang/1983
38.戲夢人生/侯孝賢Hsiao-hsien Hou/1993
39.藍風箏/田壯壯Zhuang-zhuang Tian/1993
40.英雄本色/吳宇森John Woo/1986
41.精武門/羅維Wei Lo/1972
42.戀戀風塵/侯孝賢Hsiao-hsien Hou/1986
43.冬暖/李翰祥Hon Cheung Lee/1981
44.胡越的故事/許鞍華Ann Hui/1981
45.胭脂扣/關錦鵬Stanley Kwan/1987
46.臥虎藏龍/李安Ang Lee/2001
47.蚵女/李行Hsing Lee/1964
48.老井/吳天明Tian-Ming Wu/1986
49.花樣年華/王家衛Kar-wai Wong/2000
50.甜蜜蜜/陳可辛Peter Chan/1996



(此為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必看150部電影清單)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今天去看刺青
原本想多約幾個人
但是後來只有找到翰昇一起去

6點半到西門絕色
上了11樓
好多人喔
大部份都是和我們一樣的穿著制服的高中生

小小180個的座位
在7點左右漸漸客滿
這次的特映
是刺青第一次在國內放映
導演說的很有趣
「那時候也不知道為什麼鼓掌,也聽不懂那些外國人說什麼,所以我很在乎大家的想法」

所以少不了的當然有問卷

另外
今天放映的的無字幕的版本
所以放片前也要大家
在看完了之後
是否因為無字幕有觀看上的不便





當然不要爆雷啊XD

看完之後
有點類似去年看一年之初的感覺
但是感覺卻沒有那麼強烈

其中一個是因為現場笑聲也太多了吧Orz
讓我看的有點分神
另一個是我到片子快播完才發現MP3沒關Orz(吵了我一個半小時= =")
還有一個是
在片末之中竟然多出了令人不知所措的廣告
造成那段劇情嚴重不能投入Orz



不過
就如看一年之初的感覺一樣
給了我一些電影手法上很新穎很有趣的東西
我很喜歡場景的色調和搭配



楊丞琳的表現真的很不錯
梁洛施由於我真的習慣看字幕了
她的口音有時候有點難適應
不過還是ok的



今天沒有很完美的去欣賞
我覺得我還會再去看一次吧~
(有機會的話Orz)



還有
我想大家還是不要再問這部好不好看了
我覺得電影真的還是自己去看出味道比較重要
最近的國片都滿不錯的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我的推薦:



一段難以用符號代替的感情

推薦給大家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28610819

相信大家在前一陣子的電視新聞上一定看過這則消息

台灣的電影「刺青」在柏林影展大放異彩
奪得同志電影最高殊榮的 泰迪熊獎

國片獲得了大獎真的非常高興


官網:http://www.wretch.cc/blog/spiderlily


而ptt現在有宣傳高中生可以參加這部片的特映會


時間:3/7 晚上7點 西門町 絕色影城


我手邊還有三個名額
先搶先贏XD

(當天要帶學生證和穿制服)







請支持國片!!!!!!!!!!!!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官網:http://www.chakuari.jp/



前一陣子跟國中同學去看電影 
熟的人都知道鬼片驚慫片之類的
一直都不是我會看的  (請把"會"字,改成"敢"XDD) 

但是為了11月中澤尻的車靈
總是要為自己做一點心裡準備....(還是怕嘛= =") 

還有一方面
則是為了再野豬播完之後
在台灣爆紅的崛北真希XD 
(倒頭來還是為了美女XD) 

總之就決定看這部啦   





當然既然是鬼來電FINAL 
多少會擔心1.2集的情節不知道會不會有差
不過重點還是放在劇情啦 



================= 含雷 ===================
 

不過也許是過於期待了
到最後我只覺得
這是部被嚇了兩次的  "真誠友情片" .....囧

然後不知道為什麼
看了看 ptt 電影版
看了這部戲的人都說現場都有笑聲
我們當然也有
我完全不知道笑點在哪裡
但是
那個老師一出現
其它人就在笑...我都囧了

還有一點
大家都不約而同的認為
那個小女孩
比了一個中指
再把紅球亮出來.....
(大家所見都是略同....囧)

總算起來
真正讓我感到恐怖被嚇到的
就是洗衣機
還有後面從樓梯爆衝上來了的人


後面真的就是堅貞的友情大戲了..........囧



說起來
沒有嚇到我這麼沒膽的人
當然普遍評價是不好的
(聽說第一集很好看......)
不過讓人印象深刻的
就是那個手機鈴聲了.....

(剛剛一開官網一聽到又有點毛毛的....>
只能說
花了這麼多錢看這部
還真的有點不值得.......

不過
好的是
這算是讓我有了點信心
去看11月
澤尻的車靈了  =  ˇ=


大家到時候一起去看  =   ˇ=

(其實是不敢自己去看XDDD)


END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聽到這個名字我就覺得很熱血XDDD) 




原本標題都是打> 
但是打了公司的名
當然是因為這部作品很特別
嘿嘿嘿~~
別急
慢慢來 



其實這篇可以在年初的時候就po 
但是太久沒有關心吉卜力的消息
所以就........ 
索性今天剛好逛回去了ptt吉卜力版
就發現了這個消息
看來我錯過不少事了.... 
ok 
就來介紹一下 





格德戰記 

是由 名科幻作家 娥蘇拉‧勒瑰恩
的代表作「地海系列」所改編的

(台灣翻地海、日本直接用書內人的名做題)

此原作
更被與「魔戒三部曲」、「納尼亞年代記」並稱齊名為當代的科幻經典

此作出版於1968年
並於76年翻譯成日文
即寫下98萬本的銷售量
也因此有了許許多多國內外拍攝電影的邀約
卻都被作者所拒
不願意接受改編與製作
當時的吉卜力公司也不斷遭受拒絕


直到04年
在宮崎駿執導的「神隱少女」獲得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獎
獲得國際的一致好評
勒瑰恩女士也突然表示

「能將這部作品電影化的只有宮崎駿了」

這部經典小說
即在30年後的今日
將被已電影動畫方式呈現........



這是這部動畫源由
但是最特別的地方是
這次擔任監督的
不是宮崎駿
而是宮崎吾郎
想也知道他們的關係是什麼= ="


沒錯

宮崎吾郎













是宮崎駿之子
這也是他第一部執導的動畫
背負宮崎駿成功的壓力
大家都很期待他的表現
和是否會有與他老爸另一種不同的風格

而這部作品到現在
已經看的出有些改變


一、配樂方面
大家所熟之的
和宮崎駿幾十年來的完美搭擋 ─ 久石讓
這次也就不是他了

寺嶋民哉


也是一位活躍於日劇電影的配樂音樂家
7/12原聲帶即將在日本上映
期待配樂和作品會有完美的組合


二、新人
以往在主題曲或主角配音的選擇上
都是採用已具知名的人擔當
但是
這此不同的
主題曲的作詞、演唱
到女主角的擔任
都是大膽採用新人

手嶌葵  (18)

(囧.....是不是現在比我大1.2歲的都是主角了嘛......)

個人初次的登場
就要擔當重任
可以好好期待她的表現
和乾淨的低穩的歌聲 (看下面預告片)





總歸來說
是一部相當有內容的作品
也可以看看是不是有別於以往吉卜力的作品
宮崎吾郎是不是能帶出不同的風格和感覺
都是可以期待的


( 雷我就不放了,有興趣的人可以去ptt逛逛,或著去買原著,博客來有賣 )



(只能說動畫技巧真的越來越好........)




放上一推連結



格德戰記的官網
http://www.ghibli.jp/ged/



吉卜力官網
http://www.ghibli.jp/



手嶌葵的官網
http://www.teshimaaoi.com/





兩段的預告片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