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海報 一個宣傳字條 一聲廣播
這是「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在建中座談會之前的宣傳情形
如果不是碰巧走過
可能我連知道都不可能
更別提要不要翹課了

不過真的很高興能看到鈕承澤 豆導和鈞甯來到建中
真的不能不去支持
但是但是 真的很可惜
時間選在所有活動的最差時段 ─ 放學時間
要留下建中生來聽座談 實在...(尤其沒什麼人知道這個活動....)
也還是在高三尚未放學之前
在看到豆導和鈞甯對於過少人數的失望和與會中些許的尷尬
(甚至是談話中同學極不尊重的照相、打岔、噓聲)
實在讓我覺得慚愧和生氣


但是豆導還是極富幽默地和大家聊天
談影片經驗、談人生經歷、談性經驗XD
甚至給予對於荒誕過去而體認的人生哲理
我想再對應到「情非」
兩者是相互輝映的吧

而鈞甯也簡短了分享了她在拍片的過程
提到了不同以往的演戲內容
和極為自由式的演出經驗
我想這些不同的經驗給予她應該不只是金馬獎提名如此而已
一定是更多吧...


提問時有人提到了台灣電影的生態
豆導說受全球化的影響
加上整個內需市場不足的弱勢
受好萊烏傾銷的電影文化
缺乏觀眾凝聚的藝術國片
台灣電影的確是一個相當困頓的環境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去年金馬獎
會將「年度台灣電影工作者」
頒給周杰倫、李安和豆導
周以一個極具市場和吸引資金的魅力的姿態
創造了近幾年台灣商業片的高潮
李安當然就不用多說了
就藝術文化的內涵就足以受獎
而豆導則是選擇在藝術和商業中取一個立足點
以「偽紀錄片」形式和手法
但是卻很親近和合乎「芭樂片」的形式XD

有人說台灣觀眾只會看商業芭樂片 不欣賞藝術電影
有人說台灣導演只會拍沉悶藝術片 不合乎觀眾口味
而豆導的挺身而出
當然一定給予支持和鼓勵
當從惡性循環成長到良性循環
國片也會開始起步



後來有同學問到了推薦片單
導演推薦了兩部國片
一部是今年6月要上映
以新竹為背景的青春電影「九降風」
另一部是也是青春電影的「渺渺」

而鈞甯則推薦了歐洲電影
而說了一部「超完美告別」
評價很不錯而且很好笑的片

有趣的是鈞甯原本要說現在正在上映的「流浪神狗人」
但和豆導說了幾句也就做罷了XD


就如同豆導所言
支持國片本身就是一個空話
如果國片沒有能夠吸引觀眾的能力
如何要觀眾支持?

但是對我來說
身邊的同學
有些對國片抱著奇怪的態度
甚嗤之以鼻、以偏概全
不以好壞 而以印象、國片外片區別
實在令人惋惜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能進入電影院看「情非」
絕對不會讓大家在電影院睡著
絕對是一部有笑有淚的好電影
支持豆導!! 支持國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