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自放映週報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asp?period=212


專訪影評人、台北電影節前節目策劃-聞天祥老師



您在2002年首度擔任台北電影節的節目策劃,並開始採用「雙城」模式 (巴黎、布拉格),對各個國家的影史樣貌進行論述,五年的耕耘下,奠定了近年電影節的雛型與地位,當初是在什麼機緣下從影評人的身份轉換成策展人?又是如何去挑選、建構城市的主題?

聞:當時原本是紀錄片發展協會先找我去作紀錄片雙年展,但後來當年度的台北電影節由他們得標,我就誤打誤撞在黃建業老師的帶領下入了這行。

城市主題其實一開始是文化局長龍應台所規定的方向,但它有一定的難度,因為要找到一座許多電影所共同勾勒的城市並不容易,第一年的巴黎許多跨時代的好作品,但在布拉格的部份其實就已經偷渡了整個捷克的國族電影,介紹它們黃金年代與1989年「絲絨革命」之後的作品,從此台北電影節大抵都在國家電影的架構下進行新舊對照,並另外加上焦點導演與特殊議題的單元,前幾屆大約有五十部左右的城市主題影片。

2003年的墨爾本也是市政府與之結盟後的指定題目,同年選京都是因為黃建業老師很喜歡那裡的浪漫氣息,所以當年就以強調它們都不是首都,但都是電影文化中心的方式,來包裝這兩座城市。到了2004年,我們開始針對單一國家的電影文化進行挖掘,但還是用兩座城市去強調其內部的異質性,像是巴塞隆納與馬德里、多倫多與蒙特婁,說穿了主要還是以介紹國家電影為主。

每年主題城市單元的挑選,背後其實有市政府的期待、策展人的私心、以及想向觀眾推陳出新的企圖……等多方考量,城市的選擇並不是難題,因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電影傳統與新浪潮,兩者撞擊一定會有火花,而冷門地區的片單有時反而能開發得更完備、更有意思。



以城市主題為定位後,觀眾的接受度與票房效應有何變化?

聞:主題的挑選和票房未必直接相關,而是要看策展人如何去組合、包裝片單,說服觀眾來看你選的影片。

台北電影節有城市、華人、新銳的固定方向,但不代表它的品味該是僵硬的,我自己是看影展長大的觀眾,但我也了解台北電影節本質上帶有市民活動的號召,不可能只為一種品味服務、挑片,它不像國民戲院可以長期針對小眾的影迷去實驗不同主題。身為策展人,在規劃節目時我一定親自看過、篩選每部片,所以我有辦法去解決觀眾對片單的疑義,甚至針對不同影迷的需求推薦不同的電影。

像我以前放過《下妻物語》、《V6向前衝》,當時我還不知道V6是誰,只是單純想看導演Sabu的作品,是直到有人對著海報尖叫後,片名才成了《V6向前衝》(笑),當時冒出上千名可能從來不看影展的歌迷,對我而言這不是譁眾取寵,而是開發不同觀眾的電影教育機會,如果有人因為看了《V6向前衝》而多看了影展的其他影片,那就值得了。所以,策展人如果對自己的片單有自信,他就有辦法去論述、行銷自己的影片,而隨著觀眾需求變得多樣化,片量也會增加,票房就會跟著起來。



您在2005年開辦了國際青年導演競賽,可否談談創辦的動機,以及與背後選片的機制?

聞:當時黃建業老師認為如果台北電影節要再升級,應該針對劇情長片的方向發展,在參考過亞洲其他影展的競賽模式後,我們發現台灣還沒有國際的劇情長片競賽,但我們又無法和釜山等大型影展競爭,去邀到大導演的片子,因此決定要辦一個新導演的國際比賽,並要求必須是在亞洲首度參賽的作品才可以入圍。

除了對外開放報名,我年初也會去鹿特丹、柏林影展,那時就埋頭猛看新導演的作品,從中挑出十幾部還不錯的影片其實不難,當時唯一的難處是預算,但當時討論後我們認為辦競賽就要有競賽的規格,所以還是提供高額獎金、讓所有參賽影片在主場地放映、規定入圍導演必須訪台,並負擔他們的機票與住宿。要觀眾坐滿中山堂去看新導演的片子其實不容易,所以當時是卯足全力去宣傳這一部份。

辦新導演的好處是他們有活力、沒有架子,即使是坐經濟艙也願意來,我們會安排地陪帶他們遊覽台北,也會讓他們觀摩的彼此作品,另一方面,台灣的觀眾都很熱愛導演,雙方互動的反應很好,所以來訪的導演都愛死了台北。

因為新導演不是名牌,一般媒體不會對他們感興趣,會支持他們的就只有觀眾,所以當時我們排除萬難,要求在中山堂舉辦頒獎禮之夜,來賓就是所有的觀眾,後來發現效果奇好,因為觀眾對這些影片是有感情的,他們會歡呼、會有情緒。我一直都很懷念那種同樂的氣氛,以及替觀眾服務、著想的感覺,我們沒有預算去治裝、安排表演活動,所以就是由我和我的國際聯絡擔任主持人及翻譯。

中山堂這個場地有它的限制,因為他的放映規格不盡理想,所以我們前一天晚上都會請導演來試片,藉此和導演溝通放映事宜,將放映調整至最理想的狀態;而因為中山堂是公家單位,使用上有時間的限制,所以我們就把簽名、Q&A提問挪至會場外,反而克服了台灣觀眾害羞不敢舉手發問的問題,讓他們在簽名時有機會和導演互動,形成了一種大排長龍的奇觀。



自從有了國際競賽單元後,觀摩單元也跟著變得更多元,多了「驚人的第一部」、「新潮流」等多國電影的綜合性單元,據說是有補足未符合競賽資格的遺珠、介紹其他新銳的用意?

聞:沒錯,有些片都已經在坎城得了金攝影機獎(編註:最佳新人導演),再拿來比就有些勝之不武(笑);另外競賽也會考量區域平衡,依照國際慣例,地主國都會有一至兩部代表參賽,也會盡量讓各個地區都有影片入圍,而那些被排擠的遺珠、或是已經得大獎的片子,就會放入觀摩單元。

所以台北電影節發展到後來,城市的部份有新舊的對照,華語片有台北電影獎和華人影像精選的對照,而國際影片則有青年導演與觀摩單元的對照,每部份都會有三、四十部左右的份量。



隨著單元的增多,電影節總體片量不斷成長,但主題城市的片量卻是逐年遞減,要如何在有限的範圍,維持住城市觀點與國家電影的論述?

聞:我個人不認為一定要靠片量,才能維持城市主題的清晰,而是要看策展人如何去建構片單,這就是所謂的「策展邏輯」,比方說做加拿大那一年,我們就在討論要做哪個導演,伊格言(Atom Egoyan)金馬做過了,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很多片是在美國拍的,代表性不夠,後來就決定做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一方面他的作品有份量、夠好看,一方面台灣觀眾對他還不熟悉,而後來觀眾對他的反應還不錯,票房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其實當時也只選了他四部片,如果擺在金馬這種大拜拜式的影展,就會被其他電影掩蓋,但擺在城市為特色的台北電影節,他就會被突顯,所以端看策展人如何去論述、建構他的片單,讓觀眾看到一個主題城市的新視野。



可否談談您當時的選片來源?是自己一個人在參加國際影展的過程中累積片單?還是會透過國內外影展界友人的推薦、串聯?

聞:當時每年一、二月,我都會在歐洲密集看片,而影展辦久了,和國際的代理商自然也會熟,這時影展是否建立出特色就很重要,如果國外代理商了解這個影展的走向,和他們接觸時,他們還會推薦其他影片、寄DVD給我們看,選擇相對就變得很多,像有一年入圍競賽的《愛上冰山的女人》,就是法國MK2主動推薦的影片。



國內片商在影展中又是如何運作?您自己如何保持和片商間的分際?又用什麼標準看待片商已引進的電影?

聞:片商和影展的合作是隱形,但它非常密切,這之間沒有一定的對錯,比方說坎城的競賽片幾乎之後都會上院線。我自己是比較貪心的觀眾,看影展時會把之後的院線片略去不看,所以策展時也會傾向在有限的片量內,盡量選擇不容易看到的作品,尤其是在國際青年導演競賽的部份,完全不會有片商購入的電影。

我也不排斥片商片,但它必須符合城市、華人、新銳這三個主題走向,才會被選進來,否則就算給我大師的作品,我也不知道要擺到哪個單元。像主題城市是加拿大的那年,開幕片《愛瘋狂》就是片商片,其實我在多倫多影展後就訂了這部片,並且邀請了導演過來,後來進一步接洽時才知道國內片商已經購入,當時曾一度考慮要不要作為開幕,但考慮到影人來訪,它又是當年度我認為最好看的加拿大片,所以仍是維持原案。

這也是為什麼台北電影節和金馬獎處於一個微妙的關係,其實影展圈內的策展人都是好朋友,出國選片時也會互相推薦,比方說大師的作品可能放不進電影節的單元,我就會介紹給金馬影展,而金馬那邊看到某位新導演的作品,也會推薦給我們。



似乎也有不少影片是參展後,才被國內片商引進?

聞:沒錯,其實我比較傾向如此,每年辦影展我們都會給片商一張免費的觀影證,把作品介紹給他們,俄羅斯主題那年我也曾經推薦福斯購入閉幕片《決戰夜》,因為它是俄國當代電影的突變之作,所以我會試著去說服福斯相信我的選擇。

面對片商片我有自己一定的原則,但這並不是去歧視、或抵制片商,而是影片必須師出有名、有一定的理由,才能被選入。



2008年開始,台北電影獎進行了不小的改制,將百萬首獎限縮在劇情長片,並取消最佳實驗類影片,可否談談您當初對電影獎的規劃,以及對近年變革的看法?

聞:我在辦台北電影獎的頭兩年其實並不愉快,因為委員會曾一度將電影獎限定於「非商業獨立製片」,連公視出資拍攝的影片都不能報名,但這個定義其實很有問題,台灣哪部電影不是獨立製片?所以在2004年,我們就提出開放所有台灣的影像創作,都可以納入電影獎的範圍,這和獎勵跨華語地區作品的金馬獎剛好形成區隔,一方面我們將範圍限定在台灣,一方面也開放數位類的作品,而對外國的策展人而言,這很有吸引力,只要來台北電影節一趟,就等於可以看到整年度所有的台灣電影,拉起了台灣與國際的橋樑。而同一年,我們為了補足電影獎的質量,也另外規劃了全球華人影像精選,讓這一塊單元成為「城市」之外的電影節特色。

至於近年的變動,其實我贊成將劇情長片獨立出來,與劇情短片分類競賽。(編按:截至2007年為止,台北電影節劇情類的長、短片是一起競賽,'06、'07年的最佳劇情片《海巡尖兵》、《風中的秘密》均為短片。)

但我個人認為取消百萬首獎不分類競賽有些可惜,因為這是過去台北電影獎的特色,台灣電影工業並不蓬勃,當時電影獎的精神不旨在推廣工業,而在於鼓勵原創、獨立性,所以我認為特別獎的部份可以靈活、開放些,由評審視當屆狀況決定獎勵的對象。

實驗類的存廢討論了許多年,因為報名實驗類的作品,往往可能是不好看的劇情或動畫片,素質未必那麼高;但取消也有點可惜,我是覺得可以視當年狀況列為從缺,因為搞不好哪年出現一個很厲害的實驗片也不一定。

不過我認為影展的規劃,仍應尊重主辦者自我表述的空間,好比說我過去開辦華人影像精選時,也有人反對說不會有觀眾,但我不相信在台北市找不到四百個關心華語電影的人,因此策展人的作為只要有他的理由,都是可供大家公評的。



台北市長期缺乏影展的專屬放映空間,電影文化中心又遲遲沒有著落,以致於必須使中山堂等用非專業的放映場地,您自己當初是如何在放映品質這環把關?

聞:中山堂有它先天上的限制,比方說它容易漏光,又因為它是古蹟,裡面不能釘一根釘子,而我從承辦後的第二年開始裝杜比音響,就要想辦法去克服相關的問題,雖然觀眾不一定聽得出來,但我覺得還是得做。

我認為中山堂只能從現有的條件改進,要變成像坎城的盧米埃廳有一定的困難,但它還是有它的優勢,比方說它容納量大、夠漂亮,前面又有廣場可供觀眾等候,或安排活動讓影人與觀眾互動,來參展的導演都覺得這是一個很特別、氣派的場地。不過我們自己知道它的放映品質並不理想,首先它放映機的位置是固定、不能更動的,而影展前放映師也要預留時間更換鏡頭;我們把關的作法是在前一天就測試隔天所有要放映的影片,調整出一個不會穿梆的位置,另外也會請導演到試片現場,和他們一起將投影、聲音調整到最適切的狀態。我們曾經為此調到沒天沒夜,好比《一年之初》就調了三天,到放映前兩個小時還在調,過程非常驚險,但只要事先讓導演瞭解現場狀況,其實大家就可以彼此體諒。

放映團隊的部份呢?租用商業戲院時也是用他們的放映師嗎?

沒錯,戲院有專用的設備與既定的人員編配,不會讓外人使用;而像中山堂、城市舞台這種高難度的場地,就必須仰賴有經驗的放映師傅,因為那裡調度設備的空間不大,又不能移動放映機的位置,而放映鏡頭又要夠多,老師傅隨機應變、解決現場問題的能力比較強,現在很多年輕師傅都只會操作電動設備,但有些老舊拷貝的質地脆弱,用新機器放很容易斷片,有經驗的師傅就是有辦法做出調整,讓它能順利播放。



您在'06年曾寫過ㄧ篇名為「台北電影節會再見,還是不再見?」的文章,當中指出電影節票房不斷創新高,但預算卻逐年減少,且因採購法規定每年必須重新招標,造成人事更迭、行政中斷,是否就是因為這些因素,讓您不再承辦台北電影節?

聞:我認為要求一定的預算並不過分,因為我們每年辦下來,片量成長到一百六十多部,又多了競賽單元,規格整個放大,但預算卻幾乎是逐年萎縮,過程非常吃力,我們做到後來甚至沒有任何盈餘可以給電影節主席,但主席侯孝賢導演仍然很支持我們。

我覺得電影節增加的票房應該回饋到預算上,因為台北電影節與綜合多國觀摩單元的金馬影展相較,更有潛力發展成有競賽的特色式影展,我認為它在06年被國外《銀幕雜誌》(Screen Daliy)選為亞洲少數入選的全球頂尖影展之一,是因為它所建立的特色,而不是它的觀眾或票房相較於其他影展有多突出的表現,台北電影節其實應該有條件繼續壯大,而不是做成類似國民戲院的小眾、精緻影展。

由於預算等因素,當時真的做到有些無力,常常一個人要當好幾人用,對工作人員其實是種剝削,而每年重新投標,被諮詢委員退稿、要求修正,也真的是不勝其煩,這也是為什麼我自己不接任任何電影節的諮詢委員,因為我認為應該先尊重策展人心中構想的藍圖,再從成果提出檢討或建議,而不是一開始就干涉電影節的規劃。



您當初在電影節合作的工作人員,目前還有待在台北電影節或其他影展的單位嗎?您自己未來除了撰寫影評、教學之外,是否會接觸其他策展的業務?

聞:當初的電影節能辦下去,完全是靠背後這群工作人員,大家感情都很深厚,也會互相cover彼此的業務,很難找到這麼一群理念相近、親密的夥伴,所以不再接手台北電影節後,他們好像也沒有在影展圈活動了。

不過今年侯孝賢找我加入金馬影展的團隊,目前的職稱是祕書長,而這些夥伴應該也會重新回到影展的行列。

這次會重拾策展的工作,主要是因為侯孝賢,和他在台北電影節合作的四年間,讓我相信他給我的願景和藍圖是值得一試的,基本上今年我們可以全權重新策劃金馬影展,目前還在構思它可以有哪些每年都有的固定單元、以及針對該年度國際影壇現象提出觀察的特定專題,另外我們也希望金馬影展能和金馬獎在主題、內容上能有一些互動,而不是想看明星的觀眾就只看金馬獎,關心國際電影的影迷只看影展,另外,也會想藉金馬影展進行相關的電影教育,這些都是金馬影展好玩、可以再突破的地方。



近年來有影評人在網路上發起「呵護台北電影節」的活動,批判現下的台北電影節,您自己如何看待這件事?

聞:影評人Ryan絕對是熱愛影展的人,所以才會鉅細靡遺地檢查片單,甚至可以說是替電影節診療策展方向,某種程度上他是極度專業的觀眾;可是另一方面,因為我自己有策展的經驗,所以知道策展不可能盡如人意,因此我會說策展人必須要有一套策展邏輯,藉由片單的脈絡讓大家能暸解選片的原由,當片單完成後,策展人本來就要為這個片單負責,這中間是可受公評的。

這兩方間對我而言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我自己比較站在外圍去看待這件事,一方面我會同情策展人現實的困難,一方面也會覺得策展時還是該有某些堅持。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持續速寫

我向來都是不看鬼片的,除了討厭被嚇的感覺之外(就是膽小嘛= =),還認為鬼片基本上沒什麼可探究的東西(你是能探究出什麼東西= =),所以看鬼店,對大多數已經看慣近年來鬼驚悚片的人來說,是沒有什麼特別令人驚駭的地方,但是看完之後那幾個場面不斷地在腦海裡重復,這就是所為出色的「影像設計」的威力嗎?

影片前段以數個時間點做為分段,片頭即是初次造訪,第二段是正式深入這個封閉世界的,到了第三段則換成了Doc的玩具車的移動,第四段又再以Doc的移動為開頭,第五段是冰雪和通訊系統的封閉,Doc也進一步看見了駭人的預言。第六段Doc進入了濱臨瘋狂的Jack房間,最後一段,Doc在地毯的小格中玩玩具車。這樣來看可以發現,不斷的鏡頭移動,從全景的鳥瞰深入到最後只能在小小的空間行動,這一形式呈現了這一家人處境,也隱喻了他們的心靈狀態,這樣一個封閉環境所造成的心靈變質和人類自我恐懼,是作者Stephen King一直以來所描述的重點。而這樣一個清楚的時間和情境的推演,到了進入恐懼核心的237房之後完全解放,時間結構和Jack穩定的心靈都隨之崩解,剩下的只是無盡的瘋狂、追殺和逃亡,直到身陷萬劫不復的冰雪迷宮而止。




前幾部庫導的作品都可以看到出色的影音配合,諷刺的「奇愛博士」、磅礡與優雅的「2001:太空漫遊」到奇情詭譎的「發條橘子」,鬼店的音樂和音效則完整了整部電影的氣氛。除了與過往相同的反差的片尾曲之外,前面所提的每個段落的開頭與結尾,都伴隨著雜亂難耐的音效,包含Doc小車移動的不安定的車輪聲,和不斷出現的可以說是主題音效的聲音,都以聲音刺激我們感官。




最後,庫導的視覺設計真的十分的驚人,我們似乎都可以在他的每部電影,從中截取超過數十張的名場景畫面,此片亦不例外,湧出的血海,藍洋裝小女孩,如同「飛越杜鵑窩」一般的呆滯神情,門縫的狂妄表情,凍死冰雪的Jack等等,每一個都是極為難忘的畫面,這部電影沒有特殊的鬼怪和為驚嚇而驚嚇的安排,而是緩慢地用運鏡、畫面、音效堆砌出全然恐懼的氣氛。人心恐懼而恐懼,最可怕的不是真實出現的嚇人的物體,而是我們心裡建立的恐懼才是最可怕的。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鑑於之前因為一篇都要打1.2小時,所以希望速寫可以促使多發幾篇)

今天廣電系畢業影展放映了楚浮的「日以作夜」,雖然不是今天去看,但是前一陣子在清大夜貓子看的直到今天印象仍相當清楚(也許吧XD)。

這一部「電影中的電影」,以電影來呈現電影的拍製過程,連楚浮自己都直接擔綱戲中的導演,也讓電影中許多導演自身的經驗都成為我們對楚浮的想像。最有趣的即是穿插在各個段落裡的夢境,片段片段的拼湊,最後要表現是一對電影無盡的熱情,為自己所熱愛的電影(大國民),用盡力取得海報,即是對戲中電影拍製過成的呼應。所以最終女主角不惜以自己身體換取男配角的留下,電影不只是制式化工業的出產,楚浮將之中每一個人在製作過程的情感和焦慮表現出來,我終究沒有看到電影成品呈現,然而那中間的辛苦的過程,更是令人感動。

寒假期間看了希區考克的傳記,也更清楚了解到電影之後複雜的過程和人際的交錯,也許,所謂的「作者論」只是一個研究者對成品展現和作者的主觀連結,即使是掌握了電影主要核心的導演,也無法完全領導或代表電影。

片名日以作夜是在白天拍攝時,以增加濾鏡來表現黃昏與黑夜的場景,對觀眾而言我們最終也是看到了「虛幻」的黑夜,而戲中的演員,在他們的戲裡又再進行表演,現實與表演、真實與虛幻,也是相當有趣。最後,這是我看楚浮的第一部電影,就如同聞老師所說的,楚浮電影真的帶有種非常特殊的味道,讓人深深著迷。可惜之前並沒有好好把握新浪潮影展的機會多看楚浮的電影,希望之後能有機會。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eonard Cohen ─ Hallelujah



Now I've heard there was a secret chord
That David played, and it pleased the Lord
But you don't really care for music, do you?
It goes like this
The fourth, the fifth
The minor fall, the major lift
The baffled king composing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Your faith was strong but you needed proof
You saw her bathing on the roof
Her beauty and the moonlight overthrew her
She tied you
To a kitchen chair
She broke your throne, and she cut your hair
And from your lips she drew the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You say I took the name in vain
I don't even know the name
But if I did, well really, what's it to you?
There's a blaze of light
In every word
It doesn't matter which you heard
The holy or the broken Hallelujah

The holy or the broken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I did my best, it wasn't much
I couldn't feel, so I tried to touch
I've told the truth, I didn't come to fool you
And even though
It all went wrong
I'll stand before the Lord of Song
With nothing on my tongue but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There is a cover version from Bob Dylan's bootleg.

Bob Dylan - Hallelujiah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崔健 ─ 一块红布




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
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
你问我看见了什么
我说我看见了幸福
这个感觉真让我舒服
它让我忘掉我没地儿住
你问我还要去何方
我说要上你的路
看不见你也看不见路
我的手也被你攥住
你问我在想什么
我说我要你做主
我感觉你不是铁
却象铁一样强和烈
我感觉你身上有血
因为你的手是热呼呼

我感觉这不是荒野
却看不见这地已经干裂
我感觉我要喝点水
可你的嘴将我的嘴堵住
我不能走我也不能哭
因为我身体已经干枯
我要永远这样陪伴着你
因为我最知道你的痛苦
嘟……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ob Dylan - Ain't Talking





It's not the song from Dylan's new album(Together Through Life). 

It's from "Modern Times." 


As I walked out tonight in the mystic garden 
The wounded flowers were dangling from the vine 
I was passing by yon cool crystal fountain 
Someone hit me from behind 

Ain't talkin', just walkin' 
Through this weary world of woe 
Heart burnin', still yearnin' 
No one on earth would ever know 

They say prayer has the power to heal 
So pray for me, mother 
In the human heart an evil spirit can dwell 
I am a-tryin' to love my neighbor and do good unto others 
But oh, mother, things ain't going well 

Ain't talkin', just walkin' 
I'll burn that bridge before you can cross 
Heart burnin', still yearnin' 
There'll be no mercy for you once you've lost 

Now I'm all worn down by weeping 
My eyes are filled with tears, my lips are dry 
If I catch my opponents ever sleeping 
I'll just slaughter 'em where they lie 

Ain't talkin', just walkin' 
Through the world mysterious and vague 
Heart burnin', still yearnin' 
Walkin' through the cities of the plague. 

Well, the whole world is filled with speculation 
The whole wide world which people say is round 
They will tear your mind away from contemplation 
They will jump on your misfortune when you're down 

Ain't talkin', just walkin' 
Eatin' hog eyed grease in a hog eyed town. 
Heart burnin', still yearnin' 
Some day you'll be glad to have me around. 

They will crush you with wealth and power 
Every waking moment you could crack 
I'll make the most of one last extra hour 
I'll revenge my father's death then I'll step back 

Ain't talkin', just walkin' 
Hand me down my walkin' cane. 
Heart burnin', still yearnin' 
Got to get you out of my miserable brain. 

All my loyal and my much-loved companions 
They approve of me and share my code 
I practice a faith that's been long abandoned 
Ain't no altars on this long and lonesome road 

Ain't talkin', just walkin' 
My mule is sick, my horse is blind. 
Heart burnin', still yearnin' 
Thinkin' 'bout that gal I left behind. 

Well, it's bright in the heavens and the wheels are flyin' 
Fame and honor never seem to fade 
The fire gone out but the light is never dyin' 
Who says I can't get heavenly aid? 

Ain't talkin', just walkin' 
Carryin' a dead man's shield 
Heart burnin', still yearnin' 
Walkin' with a toothache in my heel 

The sufferin' is unending 
Every nook and cranny has its tears 
I'm not playing, I'm not pretending 
I'm not nursin' any superfluous fears 

Ain't talkin', just walkin' 
Walkin' ever since the other night. 
Heart burnin', still yearnin' 
Walkin' 'til I'm clean out of sight. 

As I walked out in the mystic garden 
On a hot summer day, a hot summer lawn 
Excuse me, ma'am, I beg your pardon 
There's no one here, the gardener is gone 

Ain't talkin', just walkin' 
Up the road, around the bend. 
Heart burnin', still yearnin' 
In the last outback at the world's end.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ruce Springsteen ─ The River




I come from down in the valley
Where mister, when you're young
They bring you up to do like your daddy done
Me and Mary we met in high school
When she was just seventeen
We'd drive out of this valley down to where the fields are green
We'd go down to the river
And into the river we'd dive
Oh down to the river we'd ride

Then I got Mary pregnant
And, man, that was all she wrote
And for my 19th birthday I got a union card and a wedding coat
We went down to the courthouse
And the judge put it all to rest
No wedding day smiles, no walk down the aisle
No flowers, no wedding dress
That night we went down to the river
And into the river we'd dive
Oh down to the river we'd ride

I got a job working construction for the Johnstown Company
But lately there ain't been much work on account of the economy
Now all them things that seemed so important
Well, mister they vanished right into the air
Now I act like I don't remember
Mary acts like she don't care
But I remember us riding in my brother's car
Her body tan and wet down at the reservoir
At night on them banks I'd lie awake
And pull her close just to feel each breath she'd take
Now those memories come back to haunt me
They haunt me like a curse
Is a dream a lie if it don't come true
Or is it something worse
That sends me
Down to the river
Though I know the river is dry
That sends me down to the river tonight
Down to the river
My baby and I
Oh down to the river we ride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算了 還是弄點內容好了= =



Bob Dylan ─ Together Through Life 4/28

活化石還在耶...







盧廣仲 ─ LIVE in TICC 5/1

小隊長的第一場戰役紀錄









蘇打綠─ 春‧日光 5/8

四季首部曲








Jarvis cocker ─ Further complications 5/18 !!!!!!!


賈伯真的是很有趣= ˇ=

 




媽啦~這什麼鬼姿勢XD







封面 超期待!  ↓









張懸 ─ 城市 5/22


裝閒的第三張








YUI ─ again(single)  6/3

小妹休息半年的新作 搭配鋼鍊第二季動畫的OP
挺不賴的~







Beatles ─ REmastered Beatles 9/9

還有點久 但是意義重大




馬世芳的介紹文:
http://blog.roodo.com/honeypie/archives/8655971.html

可以買來收藏
但是真正敗下去的機率不大 我想= =


喔~其實還有楊乃文
但是已經發了 就不說了










嗯...其實也只是加圖而已= =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ob Dylan ─ Together Through Life 4/28

盧廣仲 ─ LIVE in TICC 5/1
蘇打綠─ 春‧日光 5/8
Jarvis cocker ─ Further complications 5/18
張懸 ─ 城市 5/22

YUI ─ again(single)6/3

Beatles ─ REmastered Beatles 9/9



嗯...五月好忙(真是雙關的一句話= =)


























原來快兩個月以來的第一篇文章只有這樣..唉....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社迎新茶會 Welcoming Party

3/11(三) 西恩·潘Sean Penn, 《阿拉斯加之死》 Into the Wild, 2007, 148 min


中國獨立電影 Chinese Independent Film

3/18(三) 李玉 Li Yu, 《蘋果》Pingguo, 2007, 112 min
3/25(三) 婁燁 Lou Ye,《頤和園》Summer Palace, 2006, 140 min
4/1(三) 賈樟柯 Jia Zhangke,《三峽好人》Still Life, 2006, 108 min
4/8(三) 姜文Jiang Wen,《太陽照常升起》 The Sun Also Rises, 2007, 116 min


關於搖滾樂 All About Rock

4/29(三)阿基郭力斯馬基 Aki Kaurismäki, 《列寧格勒牛仔去美國》Leningrad Cowboys Go America, 1989, 78 min
5/6(三)德瑞克賈曼 Derek Jarman,《慶典》Jubilee, 1977, 103 min.
5/13(三)陶德‧海恩斯 Todd Haynes 《巴布狄倫的七段航程》I'm not there, 2007, 135 min


荷索 Herzog

5/20(三)韋納荷索 Werner Herzog, 《史楚錫流浪記》 Stroszek, 1974, 115 min
5/27(三)韋納荷索 Werner Herzog, 《賈斯伯荷西之謎》The Enigma of Kaspar Hauser, 1974, 110 min


竟然有阿拉斯加之死耶~~

想看三峽好人、慶典還有荷索

片單還蠻不錯的
不過希望有時間可以看得到= =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