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把事情想得很糟

        高中有一段時間上起了日文,那是開在每週四的第九節時段,由於那時候種種環境因素,我們的星期四是沒有第八節的(還是我們根本沒有第八節我忘了),以當時我在學習上嚴重墮落的,而且中間還是空一節的情況下,對於日文課的學習想必不甚充滿熱情。每次每次上課,都抱持著好累好麻煩、去了又要討論講話,各種會發生的情況都想好了,而且都得出了「乾脆不去算了」的結論。但是卻在每次下完課,日文課輕輕鬆鬆度過之後(這種課通常老師都不會嚴),一切所設想的麻煩事和雜七雜八的念頭都沒有發生,就有會有種「其實沒什麼」的感覺產生。只不過,到了下星期四,這樣的循環會再輪一次...

     
        這種習慣或是這種下意識產生的感覺我也不清楚確切建立的時間為何,只知道自然而然,事情總是在腦中反應滯留一段時間之後才發送,那段滯留時間發展出的東西,往往都會限制了我所想說、我所想表達的東西,漸漸形成了一種束縛...



限制?後果評估?


        這種限制,在後來還會被我合理化成為一種後果評估。這句話出去之後的後果? 這個動作出去之後的後果? 這個決定之後對於他她他的種種後果? 有些很簡單、很正常、很反應式的平凡行為,在我的有(無)意識下,成為為數龐大的後果評估思考焦點,每一次每一次的動作,牽連著下次下下次的反應,無限擴張的思緒擾亂著。但最令我無力的是,往往這些東西都不會成為接下來你所接受到的回應,而在面對新產生的焦點前,前面那種評估的落差和多慮的失落令我十分無力。但是,如果這真的能成為一種後果評估呢? 他真的是一種後果評估的思考嗎? 能成為一種謹慎行動的監控機制嗎? 能成為一種行走在繁雜事物之間,堅定自己的判決天秤嗎? 如果能? 那先前的種種焦慮為何會產生? 如果不能? 我又何必如此? 


所以結論是:我想太多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mmy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